戒毒人员崔某成功戒毒三年的典型戒治案例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崔洋某(化名),女,28岁,本科学历,医学专业。因屡次规劝丈夫戒毒失败、感觉生活无望而吸食冰毒,曾有一天吸食了18次冰毒产生幻觉而欲自残的沉痛经历,被家人主动检举进行强制隔离戒毒。目前已成功融入社会三年多的时间。
出所后的崔某洋也曾面临重重压力:毒友的种种诱惑、儿子看见她如同见了陌生人、丈夫仍在执行强戒。但是,她热爱生活、敬爱生命的阳光心态,坚强的面对困难、迎接挑战的顽强品格支撑她勇敢的走了下去。她又重新拣起了自己喜欢的医疗专业知识,每天沿着“学习医疗书籍、参加培训、跑步煅练”三点一线生活,并定期接受社区尿检,紧张而忙碌,充实而快乐。经过不懈努力,现在某三甲医院就职,干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
【方案制定】
崔某入所时面部苍白,身体孱弱,体重82斤。集体生活时,对戒毒同伴漠不关心,对兴趣小组任何活动都缺少兴致,并且偏执傲慢,遇事不考虑后果,身体指标差、毒品依赖性强、戒治难度大。经过对其性格特征、吸毒史、家庭情况等全部摸排后,研究制定出五个教育戒治计划:一是由爱启航——采用认知疗法,增强场所适应能力;二是耐心为伴——采用领悟疗法,重构信念系统;三是毅力相随——采用疏导疗法,打造动力引擎;四是亲情感召——采用“海灵格家庭系统排列”疗法,重在修复家庭关系中实现人格的改善;五是后续指引——采用行为强化法,在完善社会支持系统中促进健全人格的发展。
【实施情况】
一、由爱启航——采用认知疗法,增强场所适应能力
认知疗法就是通过认知重建、心理应付、问题解决等技术进行心理辅导和治疗。笔者通过大量调研实践,发现崔某存在以下错误认知:一是对毒品了解不深,想当然的认为这是一种解脱心理空虚的良药;二是对感情生活没有信心,没有能力正确处理婚姻问题;三是对家人主动检举她戒毒心存不满。崔某在家中是独生女,其成长经历和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点形成了她的一些绝对化要求,使她不能正确看待自身问题、戒毒及父母对她的浓厚感情。此时运用认知疗法,引导、鼓励,缓解其焦虑情绪,使其反省自己的行为,改变错误认知。为打开崔某尘封的心门,我先是做了“相信我,我可以帮助你;相信自己,拥有改变现状的能力”的心灵寄语。之后,发给她一本《心桥周记》倾诉心声,每周从图书馆为其借一本女性励志书籍。慢慢地崔某开始接受我们之间的谈话,田间地头、操场、心理角、阅览室到处都是我们谈心的场景。自此,崔某对生命的存在、亲人之间的情感等方面有了全新的认识,脸上也有了笑容,郑重的做出了:“我要戒毒,我要改变自己”的戒毒承诺。
二、耐心为伴——采用领悟疗法,重构信念系统
充分利用崔某现有的认知能力水平,引导她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在个体心理发育的某一阶段上所发生的某种停滞,并认识到由此而造成的心理行为特点,最后通过领悟自身心理与行为的不合理性,达到自我矫治的目的。例如:渐渐步入正规的崔某也时常犯错误,如拔打亲情电话时,张口就跟父母要钱,丝毫不关心父母的状况;同伴之间偶有矛盾时容忍力极差,有时发生肢体冲突,对此,我从了解她的身体状况和内在需求入手,发现她与戒毒人员的肢体冲突行为缘于她自卑心理——以被动变主动,与攻击者认同的心理防御机制来克服内在渺小感、无助感和自卑感。弄清了她违纪行为的原因后,采取揭示其内心冲突和提高领悟力的精神动力学心理矫治方法,经多次反复后,终于使崔某的攻击行为与自我疏离,人格、信念得到重构。
三、毅力相随——采用疏导疗法,旨在打造动力引擎
不合理的认知和信念引起不良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只有通过疏导、辩论来改变和重建不合理的认知与信念,才能达到治疗目的。在与崔某相处的一年十个月的时间里,一点一滴的去感动她、引导她。比如:针对内务卫生不标准、好吃懒做等现象,在批评教育时,充分借鉴、运用心理学家莫勒比思公式:感情表露=7%的言词+38%的声音+55%的面部表情。每次批评她时,都流露出亲切、真诚、自然的表情,真正的疏通、消除其紧张心理、自卑掩饰下的自负心理和对抗情绪,使她平静的接受教育。进入康复教育阶段后,在《戒毒康复教育》、《戒毒常识教育》等六大主课的课堂化教学时,她经常举手发言,特别是结合自己的医护专业优势,积极为其她戒毒人员讲述医学知识,并且在三期阶段的诊断评估中,她的得分情况一直很好。
四、亲情感召——采用“海灵格家庭系统排列”疗法,重在修复家庭关系中实现人格的改善
家庭系统排列是指每一个家庭都是一个系统,有一些不易被人们觉察到的动力操控着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基于这样的认识,在戒毒实践中大量使用了家谱图和影响轮方法,帮助崔某以真诚、坦诚的心态面对自己的成长环境,引导其分享家庭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影响。还把“家文化”引入其中,每个大队就是一个大家庭,每一个宿舍就是一个小家庭,民警充当家长的职责,给予关怀和教育,提供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统,崔某在这个氛围中感受到极大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五、后续指引——采用行为强化法,在完善社会支持系统中促进健全人格的发展
人生活在社会中,总要同社会进行接触,而一个人归属与爱的需要得到满足,必先同他人发生联系,必须要有社会支持系统。崔某回归社会前,我以“适应社会、把握机遇、绽放光彩”为主题,开展系列心理团体辅导活动,使她在扣人心弦的音乐中感知孤独前行的无助、被人关爱的力量以及失去自由的可怕。与此同时,模拟涉毒环境、识别渴求感伴随的复吸幻想场景重现,开展行为强化训练,使崔某固化新习得的行为,有效应对毒品诱惑。同时,引导她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从而建立自我认同感和自信心,提升融入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回归社会后,崔某首先对自己犯下的错误表示忏悔并向家人诚恳道歉,主动做好恢复情感的第一步。之后,果断的结束了那场使她误入歧途的婚姻,彻底的断了所谓的毒友圈,让自己重新开始。在家人的帮助和监督下,她还给自己拟定了健康的生活规律,每天抽出两个小时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培养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她开始了与时间赛跑,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了专业的医疗考试,并顺利参加工作,目前她在一家三甲医院手术室工作,工作时间外,主动向同事和医院的专家学习,努力强化自己的专业知识,她知道自己比别人的起步晚,必须付出别人几倍的努力去追赶。“我没有更多的时间去荒废,我必须让自己强大起来。”这句话是她回我所做报告时说过的一句话,极大的鼓舞了在场戒毒人员戒除毒品的信心。
【案例思考】
在对崔某后续照管的三年时间里,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究竟是什么样的自制力使她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又是怎样的毅力使她顽强拼搏到今天?她回答:“外界的原因永远是次要的,内因才是根本。只要用阳光的心态对待一切,就永远不会被困难吓倒。”崔某内心的话语以及戒毒成功的实际效果,深刻的佐证了我所正在实施的自控力递进强化工程正在发挥着典型辐射作用,民警的努力付出和辛勤耕耘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崔某戒毒成功的典型案例启示我们三点:一是要继续实施自控力递进强化工程。包括崔某在内的其他戒毒成功的典型案例说明,毒难戒,但毒能戒,其中戒毒人员坚定的信心、顽强的毅力是戒毒成功的关键,因此,防止复吸归根结底在于戒毒人员自身,须强化内因,做足自控力递进强化工程各个阶段的工作。二是要继续探索家庭帮教的新路子。如:开办家属课堂、家属学校,以开放性姿态办好特殊学校,积极吸纳戒毒人员家属参与禁戒毒工作,充分发挥情感戒毒的魅力;三是继续探索社会化戒治的道路。戒毒工作是一项社会化工作,戒毒场所必须树立“大教育、大戒治”格局,实现场所、家庭、社会一体化、系统式帮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