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围家”帮助戒毒人员梁某走出家庭变故阴影的综合教育戒治案例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戒毒人员梁某,1965年2月出生,广东省某县人。2015年12月因吸毒被公安机关抓获,2016年1月送至广东三水强制隔离戒毒所执行强制隔离戒毒两年。2016年9月,在一次亲情电话中,得知小儿子因车祸丧生且肇事司机逃逸,和银行卡被盗刷等一系列坏消息后,他顿时感觉到就要崩溃了,思想负担极大,从此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封闭起来,每天眼神呆滞、独自沉思、低头不语,吃饭也比较少,到了晚上就难以入眠,常常以泪洗面、自言自语、还会抽打自己的脸庞。
【案例基本情况】
(一)全面调查,抓握详细情况
通过对梁某的谈话、老乡的了解和档案的分析,了解到他原本以务农为生,在一次朋友的聚会上禁不住朋友的诱惑,被带上了吸毒的道路,这一吸就是十来年。梁某有一女一子,是人人羡慕的一个“好”字,但由于多年来筹集毒资,对家庭只有索取没有付出,养育子女的生活负担都落在其老婆身上,所以家里人对他都比较厌恶,对其不问不管。女儿自2013年出嫁后,就很少回家探望,只有他的老婆带着小儿子艰难的生活在一起,并由其小儿子照顾生活起居。自入队以来,其性格比较内向,思想和表现比较稳定,但是家人没有来探访过他。
在全面掌握梁某的情况后,大队及时召开专题分析会,果断采取应对措施,为其成立“以爱围家”教育戒治小组。以爱围家是指民警和家属用关爱和关怀包围着戒毒人员,让其深深地感受到家的温暖。
1. 心理辅导小组。由大队教育副大队长和心理咨询师组成。主要对他开展心理咨询和进行心理辅导,以安抚教育为主,对他进行思想开导,开导他要积极面对眼前的困难,使其心理上放下负担,安心戒毒,并做好其思想跟踪教育。
2. 生活关怀小组。由大队管理副大队长和管理干事组成。主要对他在队期间,从生活给予关心,并做好他的安全管理工作,防止他做出自伤自残等偏激行为。
3. 家庭帮教小组。由大队教导员和主管民警组成。主要联系他的家属,积极进行沟通,对其开展家庭帮教,稳定其思想。
(二)心灵救治,疏泄心理压力
第一次心理咨询时,梁某双手紧抱,表情显得有点慌张,心理咨询师主动将椅子向其挪近时,他显得有点不自在。心理咨询师为了缓解紧张的情绪,通过播放柔和的音乐让他的情绪得以舒缓。在提到他的表现与以前有较大的变化后,其眼角有点湿润,不大愿意说话,心理咨询师引导梁某要正面面对现实,当自己心情压抑时,可以采取情感转移法,向干警、同乡倾诉或者通过唱歌、下象棋、看书等方式来转移情感,合理宣泄自己压抑的情绪。
(三)“以爱围家”,体现多重关怀
1. 认真倾听,宣泄心中负面情绪。由于梁某为人性格比较内向,基本没有什么朋友,缺乏倾诉的对象,心中的负面情绪无法得到及时宣泄。针对这种情况,民警与梁某进行个别谈话,认真倾听其诉说的苦闷:在谈起其儿子的小时候,总是面带笑容;在谈到儿子车祸丧生时,就泪流满面;在谈到肇事司机逃逸时,就暴跳如雷。整个谈话过程,梁某从最开始的沉默不语到有肢体语言直到喜怒哭笑,民警始终保持倾听的姿态,让其心中的负面情绪得到充分、有效的宣泄。
2. 做好思想教育,引导其客观正确认知。通过多次的宣泄,梁某的情绪逐步稳定下来,民警抓住时机,为梁某客观分析了现状,引导其思考以后的计划,并给他列举了世界上很多成功人士曾经的不幸,教育其“天有不测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已经发生的事情我们无法改变,只能勇于面对现实、面对生活,使其明白要勇敢的挺起胸膛做一个努力的人,做一个乐观面对未来的汉子。
3. 法律援助,引导其积极正当维权。民警在查阅了大量有关民事诉讼的资料后,结合他的实际情况,为其提供相应的法律建议,并鼓励通过正当有效的法律渠道去争取个人的权益。
4. 生活关怀,引导其树立积极心态。为了让他感受到家的温暖,民警资助解决生活上的必须品,如杯子、牙膏等等;在每周的大扫除,安排同乡帮助其一起清洗被单被罩,打扫个人卫生;在生日时,订购生日蛋糕,为其庆生。
(四)以情感化,努力回归家庭
大队民警动员梁某同村的两名老乡对其进行帮扶,主动找他多聊天,多传播正能量的事物,多帮助和关心其生活起居。同时,积极联系梁某家人,通过电话对其家属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经过多次耐心的劝导和谈话,他的家属终于愿意来所探访他。在见到家人的那一刻,他掩不住的把伤心化作了一股股的泪水,其家属纷纷劝他,要面对现实,积极努力的戒除毒瘾,争取好的表现。在梁某与家属交谈后,内心慢慢平静下来,也向家人保证,会通过努力表现,争取早日回归家庭。
经过两个月对梁某的不懈努力和人文关怀,梁某较一开始有了很大转变,其悲伤的情绪慢慢平抚,懂得主动找民警聊心事和咨询法律相关事宜,睡眠质量和食欲也有所改善,也逐渐主动去整理自己的个人内务和帮助其他戒毒人员整理公共卫生。他向民警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坚决戒除毒瘾,做到与毒品决裂,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早日与家人团聚,找出肇事司机,为其儿子讨回公道。
【案例思考】
(一)戒毒人员在强制戒毒期间,有时会遇到家庭出现变故,每当这时候,千万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不闻不问,听之任之。这时候他们的内心承受的精神压力是极大的,短时间内发生的事件,会让他们一时无法接受,容易造成其精神崩溃,极易走向极端,甚至出现自伤自残的行为。这时候就要求民警第一时间了解事实,摸透戒毒人员的基本情况,群策群力、分析研判,制定出详细的应对措施,对症下药,逐步开展工作。
(二)民警以及心理咨询师及时、准确地摸准戒毒人员的思想动态和精神状态,并在生活的过程中给予足够的人文关怀,让他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关心和集体的温暖,让悲伤和压抑的情绪慢慢有所缓解,并知晓“世事无常”的道理,敢于面对现实,积极主动地融入到集体的生活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