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服务首页
司法行政人员首页
欢迎您访问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
首页 > 运用孝文化对戒毒人员开展综合矫治的案例

运用孝文化对戒毒人员开展综合矫治的案例

分享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戒毒人员普遍受教育程度低、道德水平不高,很多人存在人格缺陷。由于社会对吸毒问题、对吸毒人员抱有不够全面、不够客观的看法,戒毒人员在反复的吸毒、戒毒过程中,不但社会大众对他们施予歧视、白眼,而且家属也逐渐失去信心,对他们不理解、不信任、不支持、不关爱。由于上述因素,戒毒人员往往情感淡薄、缺乏感恩之心,反感家人、仇恨社会,消极对待场所戒治活动。针对这种情况,戒毒所基层大队结合一所一品牌、一队一特色戒毒文化建设的要求,精心挑选以孝文化为主题,通过营造氛围、经典诵读、专题宣讲、主题活动等方式,对戒毒人员进行综合矫治。

【案例基本情况】

(一)精心挑选文化主题

通过对全员的个别谈话教育,结合戒毒人员的日常表现,民警对戒毒人员的心理、品行状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摸底研判:戒毒人员的年龄大部分在20-50岁之间,未婚、离婚的占多数,无子女的超过50%,三次以上戒毒的人超过30%以上。

戒毒人员平时接触的多为社会底层人士,看到的多为社会负面现象。亲戚朋友对他们既怜更恨,逐渐发展到漠不关心。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中,戒毒人员“抬头看到的都是白眼,低头感受的都是歧视”,由此导致他们普遍存在“三观不正”,是非观念淡薄,遇事容易“外归因”,行事遵循“快乐法则”,缺乏感恩之心,甚至对家人反感、对社会仇恨,对场所的戒治活动往往消极对待,得过且过。针对戒毒人员的心理、品行特点,基层大队以“孝”这一有着悠久传统的儒家文化作为一队一特色戒毒文化品牌建设的主题,通过激活最接近人性本源的“孝”,再以“孝”为引领,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帮助他们逐渐养成“遇事多看正能量”的处事习惯,达到综合矫治的预期目的。

(二)积极营造文化氛围

聘请专业公司精心设计印制关于孝文化主题的相关内容,以不干胶的形式,张贴在戒毒人员三层宿舍走廊的两侧及天花横梁、三间文体活动室、三间图书阅览室和二十七间宿舍,无论戒毒人员在那个区间,都能看到“孝”字,感受到“孝”文化,同时在每一个戒毒人员床边的墙上张贴“孝”的格言,设置相片墙墙帖,鼓励戒毒人员张贴家人相片和对自己有激励意义的人的相片,营造了浓郁的“孝”文化氛围。

1. 开展经典诵读

以自编的注音版《弟子规》《孝经》为教材,利用周课堂教育日,由课堂教学中心专兼职教师讲解,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学习《弟子规》《孝经》。同时利用每天餐前集合、队前讲评及晚休前的时间集中朗读、背诵《弟子规》《孝经》,要求人人熟悉,并能背诵部分章节。

2. 开设专题讲座

(1)利用钱文忠解读《三字经》、李宁“东来国学”系列之《孝经》教学版作为专题学习内容,逐个专题进行学习。

(2)以清明节前,邀请所领导给全体戒毒人员作了《慎终追远——清明节的由来》专题讲座,号召全体戒毒人员做一个让父母放心的人。

(3)在国际禁毒日来临前由教育矫治室专职教师给全体戒毒人员作《学会感恩,珍爱生命》主题演讲,号召全体戒毒人员学会感恩,戒除毒瘾,重新做人。

(4)利用网络电视教学系统播放《二十四孝》,让戒毒人员真正了解二十四孝由来。

(5)讲解“二十四孝”,学习新“二十四孝”,穿插讲解汶川大地震中父母舍身护子、“乌鸦反哺 羔羊跪乳”、“虎鲸驮着幼崽尸体哀悼超过两周之久”等案例,让戒毒人员明白“最大的孝就是戒除毒瘾,重新做人,不让父母为自己操心、担心”。

(三)开展主题活动

1. 开展忆亲情活动。在父亲节、母亲节当天,民警分别组织戒毒人员开展忆亲情活动,回忆在自己的成长经历中印象特别深刻的几件事。

2. 举办孕妇体验活动。六月份以宿舍房间为单位,利用一天时间,要求每个戒毒人员在衣服里装一个枕头,体验一天怀胎孕妇的生活。通过活动,戒毒人员深深体会到母亲的不易。

3. 学唱感恩歌曲。全员学唱《父亲》、《母亲》、《感恩的心》等感恩歌曲。

4. 开展忏悔与感召活动。利用每次会见的机会,协调来所家属对戒毒人员进行亲情感召,动之以情,组织戒毒人员在会见时当面向亲人忏悔。在重阳节当天组织全体戒毒人员通过静心冥想活动,对自己的过往行为作一次深刻的反省,并撰写一封家书,向家人倾诉自己的思念之情,忏悔自己的吸毒之过,汇报自己的戒治成效,表述自己的戒治决心。

(四)活动效果

经过近一年以“孝”文化为主题的一队一特色戒毒文化建设,辅之以常规的禁毒法律法规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团体心理辅导和日常行为规范化训练,戒毒人员的思想情绪有了明显的变化,戒治积极性、主动性有了较大提升,自我管控的自律性大大增强,严重违纪率为0,保持了场所戒治秩序的持续安全稳定。

【案例思考】

(一)戒毒人员吸毒只是表相,成瘾也只是结果,根源还在于其内在,包括缺陷的人格、偏执的个性、错误的归因、不正的“三观”等。戒治工作应直指根源,先固本,强化其内在,再清源,然后找出其吸毒的高危因素,授之以渔,教授戒毒拒毒方法,并通过延伸帮扶巩固场所戒治成效。

(二)对戒毒人员内在的教育强化,应充分发挥中华五千年优秀文化传统的优势,有目的、分阶段的把优秀的文化渗透到戒治工作之中,推进“中华文化戒毒”。

(三)戒毒人员在所戒治时间时间不长,场所应该结合戒毒人员实际、结合地区特色,选择针对性强的主题,推进一队一特色戒毒文化建设,以求事半功倍之效。

(四)场所推行的戒治活动一定要切实戒毒人员实际,着力在参与性、代入感上下功夫,才能触及灵魂、促进戒治。

您的满意度: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您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