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毒人员张某某因家庭重大变故出现戒治危机的应对处理案例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戒毒人员张某某,男,小学文化,现年47岁,家住阜阳市临泉县,2017年因吸毒被临泉县公安局决定强制戒毒两年,戒治期间表现一直较好。4月4日凌晨2时许,戒毒人员张某的独子在一场车祸中不幸遇难,其妻子之前因涉嫌贩毒被羁押,该起案件重大,涉案人员多达20余人,父母均年逾九十且身体多病(其父亲已瘫痪在床),一个女儿目前在某大学就读,也因该事故中断学业。
【案例基本情况】
(一)制定处置方案
面对这样的危机,其家庭成员中妻子羁押期间无法处理、女儿年幼也无责任能力、父母也无能力处理该事故。其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常年在外打工,关系淡漠且联系不多,不会也不敢轻易处理这一重大事故。如果身陷囹圄的张某某知道情况后,又不能回家处理,这种打击是任何人都难以预料的。
对于这种突发事件,长时间隐瞒显然不是办法,如果让其探视回家,在丧子之痛的情况下,短期内要想处理好事故善后和其子安葬的所有事务几无可能。故此,在所期间做好保密,制定科学合理的防范方案成为当务之急。围绕如何让其直面现实、如何解决思想问题、如何树立生活信心及面对未来的戒治生活等问题,所管理部门立即和其亲属及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取得联系,沟通协调危机处理。具体方案可分为以下几步,第一步走出场所接受现实;第二步做好所内安置确保安全;第三步协调处理事故危机;第四步关怀救助抚慰心灵;第五步真情帮助度过难关。
1. 探视走出场所。2018年4月9日晚,张某某在与姐姐的通话中得知其儿子出了重大车祸正在抢救中(已死亡多日),得知这个不幸的消息后,张某某悲痛欲绝,尤其得知女儿从学校弃学回家后更让其陷入崩溃边缘。鉴于其目前现状,所管理部门在向省局汇报的同时,迅速和其亲友及当地公安决定机关联系,并于次日依法为其办理了10天的请假手续,随后张某某在民警和亲友的陪同下返回老家。避免了在消息到达前第一时间让其顺利出所,并让其悲痛在事故原委一步步接近真相中慢慢释放,从而也避免了其在所内因得知真相后出现意外。
2. 做好所内安置确保安全。张某某离所探视期间,所管理部门和所在大队民警赶赴张某某家中进行慰问,同时进一步督促其依法依规和事故肇事方协商处理,另一方面阐明逾期不归的后果督促其按时回所。同时,积极和当地镇禁毒办、村委及公安决定机关沟通,加强其探视期间的管控确保其安全回所。张某某回所前,由于事发突然使其悲伤过度加之和事故肇事方分歧较大,事故赔偿和其子安葬未获实质性进展。回所后,鉴于其精神萎靡、情绪低落,所管理部门安排两名戒毒人员进行看护,防止出现意外。在所的时间内,由于身陷囹圄,面对家中重大变故及一系列问题,深陷自责之中的张某某整日长吁短叹,身体日渐消瘦,逐渐萌生轻生念头。4月23日,张某某在向所主管领导的信中写道:“回家的十几天里,女儿每时每刻都拉着我的手,我们相依为命、共同取暖,也好慢慢走出痛苦的深渊。我更希望有我陪伴,她能重新走进学堂、完成学业,给这个不幸的家庭带来一点希望。虽然我极力控制自己,但脑子想的都是如何结束自己……”此后,张某某每次遇到值班所领导就下跪诉求,希望能回去继续处理家庭变故。为此,戒毒所安排专管民警进行专门管理,同时安排心理咨询师介入开展心理干预。
3. 协调处理事故危机。儿子没有安葬,女儿失学在家。张某某状态日渐萎靡,整日胡思乱想,饮食若有若无、彻夜失眠,所在大队民警监管压力倍增。管理部门一方面做好看护,另一方面积极向上级汇报争取变更戒毒措施,即由现在的强制戒毒变更为社区戒毒,以此帮助其面对困难、树立信心。为确保监管安全,4月18日,戒毒所以《戒毒人员家庭出现重大变故处置专报》的形式逐级上报,省禁毒总队获悉后依据公安部《戒毒人员诊断评估实施办法》的精神要求阜阳市公安局和戒毒所妥善处理。
时间一天天过去,对于张某某来说度日如年,对于其亲友来说,也是日夜煎熬。张某某在希望中等待,其亲友也通过不同渠道寻求答复。稍有不慎,就会引发社会问题,容不得继续等待,“要始终让张某某和家庭看到希望”,带着这样的信念,5月16日,戒毒所主管领导、分管所领导及业务部门同志一行赶赴临泉县,与阜阳市公安局禁毒支队、临泉县公安局、县禁毒办、省禁毒总队驻临泉县工作组成员等负责同志座谈讨论,专题就张某某家庭变故商讨救助。会后,所领导一行在当地禁毒办同志陪同下,立即赶赴张某某位于临泉县的家中,拿出5000元戒毒人员困难基金对其女儿进行困难资助,鼓励其继续完成大学学业,回报家庭社会。尤其是让其父亲看到希望,鼓起生活的勇气。
4. 关怀救助抚慰心灵。回所后,分管副所长及时向在所的张某某进行了反馈,传递出戒毒所为此做出的一切,进行安抚的同时鼓励其树立信心。后经当地反馈,该镇禁毒办积极为其家庭申请低保。得知戒毒所为其所做的一切努力后,张某某得到极大的安慰,情绪有些好转,但一想到家庭的情况后就不能入眠,尤其对戒毒措施变更的想法不能实现后(此前所管理部门也多次发函建议公安机关变更,由于无法律支撑未获通过)更加沮丧,造成饮食失常,心理上的问题也造成了生理问题,出现身体虚弱、头晕、便血等现象。所在大队民警针对其情况,及时安排就诊并安排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辅导的同时,专门对看护同戒进行部署,在积极做好劝慰的同时引导做一些慢步训练。在饮食上也会同食堂进行了专门的物资采购,做一些适合其特点的食品,传达出管理部门对其采取的“贴心”关怀和帮助。
5. 真情帮助度过难关。时间又距离其回所过去一个多月。虽然张某某身心疲惫,但总体报以希望并努力服从管理要求。对于其继续处理家庭变故的诉求,在所管理部门多方协调后,临泉县公安局高度重视。5月22日,临泉县公安局委派两名民警来所对张某某进行了探访和慰问,鼓励其树立信心并对其在所情况进行核查,确认了其整体思想状况和身体状况,并对下一步环节工作进行评估。
(二)实施过程
6月20日,阜阳市公安局禁毒办民警受邀率张某某所在镇禁毒办、派出所负责同志及所在村主任一行4人来所,双方就张某某的下步请假和提前解除强制隔离戒毒进行商讨。当天下午,戒毒所召开所奖惩评估会议,结合上级指示精神对张某某能否请假和提前解戒进行研判和风险评估,奖惩评估委员会意见,鉴于其实际情况,现行办理请假手续让其处理好其子的事故善后,对于提前一年解除强制隔离戒毒先进行评估,待结果出来后报请省局备案,然后再研究上报公安决定机关。6月21日,戒毒所为张某某再次办理了10天的探视手续,当天张某某随当地禁毒办、村委干部及民警一同赶赴老家。
6月21日-30日在张某某回家探视期间,戒毒所加强协调,督请地方政府加强管控、动员亲友帮扶及督促张某某理性处理变故,让张某某在有限的时间内处理好其子安葬、和事故责任方初步达成赔偿协议。
6月30日,张某某在当地民警和亲友的陪同下安全返回戒毒所。时至近三个月,家庭的变故已经成为事实,短期内并不能改变,其能处理的事情已处理完毕,女儿重新步入学校也让其看到希望,张某某在这场变故中彻底认识到毒品给他带来的伤害,他在与民警交流中表示:接下来将认真对待剩余戒期,积极矫治,彻底戒除毒瘾,争取早一点回到社会。至此,这场危机得到圆满解决。
【案例思考】
(一)落实“以人为本”,做好“情”与“法”的融合。戒毒人员在所戒毒的两年时间内,任何情况都有可能发生,在危机面前既要严格遵守戒毒的“法度”,也要温情遵循戒毒的“温度”,落实“科学戒治” 的同时更要体现“人文关怀”。
(二)落实“科学戒治”,抓好“堵”与“疏”的弥合。“堵”就是做好严格管理,事故发生后,戒毒所安排民警贴心照管以及同戒看盯包夹,就是严防出现安全事故。“疏”就是化解心理症结,在与当地公安机关协商办理社区戒毒无果后,戒毒所两次为其办理了长达20天的外出探视,让其彻底办妥家庭变故事宜,解决其后顾之忧。
(三)落实“治本安全观”,做好“关怀”与“救助”的结合。当张某某遭遇到家庭的重大不幸后,戒毒所伸出了援手,不是一味的“隐瞒”和“拖延”,而是真诚地帮助应对,始终让其看到未来的希望。无论是协调公安机关办理戒毒措施变更,还是资助和鼓励其女儿继续就学,可以说戒毒所都不遗余力,正是这些所作所为让其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温暖,这也是鼓励他们战胜困难的最好办法。在所的两个月时间,始终让张某某在几近崩溃的边缘下看到希望,这也是支撑他继续接受戒毒、真诚悔过的最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