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服务首页
司法行政人员首页
欢迎您访问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
首页 > 因犯故意杀人罪入西藏自治区监狱服刑人员多某教育改造案例

因犯故意杀人罪入西藏自治区监狱服刑人员多某教育改造案例

分享
案例内容
【案例报送时间】
2020-10-30
【检索主题词】
西藏自治区监狱;教育改造;多某;故意杀人罪
【罪犯基本情况】

服刑人员多某,男,1982年5月24日出生,西藏江达县人,因犯故意杀人罪,被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现为日喀则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02年6月11日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多某于2002年11月5日入西藏自治区监狱。

【罪犯教育改造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1.犯因分析

(1)成长过程

多某出生于西藏江达县同普乡德永村一个普通农牧民家庭,家中子女较多,兄妹五人中自己排行老大,有三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多某从未上过学,从小跟着家人放牧为生,远离城镇、没有文化及任何社会阅历、个性孤僻,易激惹,性格有一定的暴力倾向,对抗意识较强。 

(2)社会经历

13岁多某离家前往拉萨,在经商的舅舅家当学徒。开始逐步接触社会,但由于早年的生活习惯,多某的生活圈子相对狭窄,缺乏社交经验和基本的法律意识。17岁长大成人的多某开始自谋出路,在西藏日喀则市萨嘎县开了一个小卖部,期间除与较为固定的几个货商及当地牧民买主有交往外,自身的活动半径和社交范围比较小。

事发之时,多某感觉受到了“欺负”(两个人对他一人),而原本的暴躁性格最终导致了他犯罪,多某法律意识淡薄,性格狂躁易怒,行事简单粗暴,自控能力差,自我缺乏分析判断能力,加之没有文化,在事发后也不懂得向当地公安机关自首。

2.入监改造表现

由于多某入监以来始终有着良好的表现,在服刑改造期间,获得执行机关的认可,期间取得了七次减刑,十二次改造积极分子的优异成绩,在所属监区属于较为积极的改造分子。

受2019年最后一次减刑法定间隔期的影响(相差一个月),接踵而至的新冠病毒疫情又出现,2020年度减刑工作推延,且由于多某余刑较短,处于监狱人与自由人的临界点,所思所想均为出狱后的生存问题,多某计划自己出狱后会将以经商作为主要谋生手段,多某担心出狱时恰逢疫情期间,受疫情影响耽误自己去外地经商。种种原因导致多某陡然增加了较大的心理压力和不安情绪。

(1)思想原因

由于2019年的减刑过程中,多某的申报标准不符合最后规定的截止日,对于面临最后一次减刑的他,心情出现了一定的影响。当期望的2020年到来之时,多某再次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减刑被迫整体推延,由此加深了自己内心的压力和焦虑。

(2)自身原因

多某原本文化水平低,对于减刑及如何面对即将开启的人生道路本就缺乏信心,加之疫情发生前一阶段,自己又未能与及时家人取得联系,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多某担忧的心理情绪,且对自己出监后的生活产生了担忧。

3. 教育矫治难点

(1)认知因素

多某对于社会认识及自身身体状况处于一种信心不足的状态,矫治过程中减轻其压力和焦虑情绪是一大难点。

(2)性格因素

由于多某曾经的生活经历和文化水平的局限性,思维固化,社会适应能力较差,使其转化难度加大。

(3)心理因素

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多某在担心家人健康的同时,也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状态产生了怀疑。其具体表现在,干警在日常进行组内测量体温时,他时常表现出疑病的状况(主动陈述感觉头疼,希望干警再次进行对其进行测量),情绪出现不稳定,睡眠质量较差,时常早起,并在组内时常出现无所事事短暂发呆的现象。

4.矫治方案

通过近期观察了解,对于多某的心理矫治应及时采取针对性较强的矫治方式和方法,初步拟定如下方案。

(1)文化教育奠定沟通基础,以认知、同感的辩证思维确定矫治方向 

通过前期了解,多某对于出监的生活抱有希望,干警安排其参加监区组织的驾驶理论培训(藏语班),使其掌握相关的交通法律基础知识,在学习技术知识的同时,较好的利用时间,并能够有效的缓解其现阶段的心理压力。

(2)亲情帮教为主,交流引导为辅 

根据多某实际情况,鉴于新冠病毒(2月份,正遇藏历新年)来袭时,多某未能及时与家人取得联系,后续需继续安排多某再次拨打亲情电话,最终多某成功与回到家中的父母取得联系,并得知家人都未受到此次疫情的影响,这为干警后续开展对其的思想教育和心理辅导打下基础。

(3)发现问题根源,心理矫治跟进 

介于多某自2019年至今先后受到的两次减刑问题的直接影响,通过干警前期开展的亲情帮教和思想教育,促使其最终能够配合干警完成沙盘游戏。通过沙盘游戏矫治,帮助其发掘内心希望所在,协助其健康心理的养成,并同步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

根据2020年3月24日沙盘的摆盘分析结果,整体上,反映出多某对于组建家庭和今后的谋生出路期望较高,但是受其自身生活背景及基础条件的影响,他对于自己的身体条件和人际关系不乐观,心理上还是缺乏信心、存在压力和焦虑的困境。在加以合理引导后,咨询师对其并没有泛化的心理问题进行了及时疏导,帮助其正确面对疫情防控期间必然遇到的减刑延期问题和自身出监后生活状况可能遇到的困难,促使其主动学会自我调节、积极面对,及时沟通,以进一步增强对自身身体状况及出狱后的生活状况的信心。所在分监区指导员及教育专职干警将继续跟进多某的心理疏导和教育谈话工作。

    

(4)以政治改造为主要方向,由专职干警对其进行科学的出监教育 

以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正面宣传为抓手,采取宣讲国家大政方针、惠农政策,对比西藏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疫情期间国家的大国担当和制度优势,让其对今后的生活充满信心,更进一步巩固多某对“五个认同”的领会,帮助多某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一是引导多某坦然面对新冠病毒来袭后的实际困难,教育当事人应将注意力集中到学习、总结个人狱中的改造成果,接受疫情期间先进事迹、英雄模范的鼓舞,心存感恩、报国之志,心胸开阔的去坦然面对减刑问题、社会交际问题。

二是讲述西藏目前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繁荣稳定的经济发展态势,以及此次疫情爆发后,国家对社会各界人士的关爱并提供充足的物资保障,以此抵消多某对出监后自身生活的担忧。

三是宣讲国家对农牧民、少数民族地区的各种政策扶持(扶贫攻坚)和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及创业、就业机会。

四是通过指导其学习监狱“乐央三讲”、网上下载“武汉日记”等专题片和爱国主义主题宣讲专题授课等一系列活动,在正能量凸显的大环境中教育引导多某坚定生活信心,激励其将加强自身文化学习能力,做好正确的出监思想准备,面对今后社会生活环境,提高自身回归社会后生存竞争能力,巩固自身的改造成果,增强自己回归社会的信心和勇气。

【教育改造成效】

经过近期四个阶段的心理辅导,多某的思想情绪有明显转变。具体表现为个人行为能力稳定,日常情绪趋于缓和,睡眠质量提高,恢复正常的作息时间;行为举止从最初的焦虑、坐卧不定、问东问西,恢复到以往较为平和的状态,也不再反复打听减刑、疫情的问题了。多某个人主动向干警表示:对于今后,自己已有了明确的出监后的生活目标,出监后首先要组建一个家庭,然后利用自己在狱中学习的谋生知识,尤其是要运用近两年自己汉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提高的优势,主动去寻找商机,以确保自己出狱后生活质量。

在对多某采取社会帮教和适度的认知疗法以及沙盘心理矫治后,逐步改变了多某在此次疫情中出现的较大波动心理状态,在达到缓解其自身压力、焦虑心理的同时,干警针对性开展了较为成功的出监教育引导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

多某目前情绪稳定,对出监后的生活充满信心,学习和生活状态完全恢复到正常区间,本阶段的心理矫治,除有效缓解当事人的心理压力,还有效恢复其社会功能外,进一步引导完善多某的心理健康。在新冠病毒疫情期间的罪犯心理矫治和教育改造转换工作,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您的满意度: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您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