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服务首页
司法行政人员首页
欢迎您访问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
首页 > 排雷除障化冥顽 ----四川省宜宾监狱罪犯李某精准教育转化案例

排雷除障化冥顽 ----四川省宜宾监狱罪犯李某精准教育转化案例

分享
案例内容
【罪犯基本情况】

对高危罪犯的教育转化具有过程艰难、反复的特点,宜宾监狱针对此类罪犯思想掌握难、改造切入难、效果巩固难的问题,总结教育转化“三精准战法”,以精准信息的情报战、精准靶向的侦查战、精准协同的破击战,排除雷障,攻克冥顽。下面将通过案例,介绍具体应用。

罪犯李某,男,48岁,小学肄业,四川宜宾人,因抢劫罪于1993年投入宜宾监狱服刑,在1995年和1997年两次脱逃,李某经过23年的逃亡生涯后,2020年再次落网送至宜宾监狱服刑。

【罪犯教育改造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一、预判:信息成网占先机

具有脱逃史,再次置身高墙的李某是否有逃跑念头?罪重刑长,面对监狱的森严防备李某是否会转为自杀?他的雷埋在哪里,会不会随时引爆?这些都民警急需解决的问题。对于此类典型,民警需要利用信息收集网对李某进行画像,并模拟脱逃现场进行情景重现,实现犯因评估和再犯预测。

(一)身心观测

再次入监的李某,因其特殊性被民警列为关注重点。果不其然,在经过短暂入监适应期后,李某逐渐出现异样,多次以接水、晾衣服的名义落单,队列中民警点名时,反应经常慢半拍,个别谈话时少言寡语,眼睛暗淡、游离,民警推断,他心里藏了事。罪犯个性分测验(COPA-PI)和卡特尔人格因素测验(16PF)显示,李某心理存在异常,其逻辑颠倒、心理设防严重、观念具有排他性、情感基本处于不流露、不宣泄状态。

(二)研判定靶

通过信息梳理,民警以“一犯一策”为抓手,结合公安机关的追逃实况、李某户籍地村委会的电话了解、查阅档案材料和主管民警口述,绘制出关于李某的情报图。数据显示李某的“三史”复杂,其从小父母双亡,混迹于社会,恶习劣习根深蒂固;抢劫罪实则替别人收账、且为犯罪未遂;曾经的两次脱逃皆为女友怂恿,脱逃中的两名同伙一名被击毙一名摔断脚被擒获。通过情景还原,民警得出:李某具有较强的感情依赖,对于罪行存在认罪、不服判的情况,对于服刑具有较强的恐惧心理。

情报要素齐备,对李某转化迫在眉睫,监狱迅速成立攻坚组,将其定性为脱逃和自杀风险叠加,抗拒和敌对情绪并存,风险等级为“极高危”。监狱整合“主管警官-分队-监区-监狱”四级转化力量,代号“排雷”,立即展开行动。

(三)分级布控

针对李某自杀风险,监狱布置兵力严防严控,阻隔劳动中工具、危化品接触途径;以扁平化管理,落实民警包教、罪犯包夹;于众目所及处,让李某透明。

二、切入:尖兵突进破防线

监狱以“三防”经验为突破口,在相持阶段连环设计、瞄准战机先发制人,实现请君入瓮、攻心为上,快速瓦解对方防线。

(一)暴露发现

当机才能立断。2020年9月28日,民警在清监发现,他储物柜内堆了许多物资,且都是食品,这对于无汇款的李某来说,疑点重重。民警通过调查,排除了李某存在参与赌博和交易的情形。就在指向不明,民警一筹莫展之际,一封李某的自传书出现了。2020年10月8日,民警在监控中发现,假期期间,李某多次脱离互监组写东西,民警随后他查获他床铺夹层中的一封自传,内容是他的悲惨经历,结尾处“很快,我将前往自由的世界,女儿,我会在天上看着你长大”,直指李某伺机自杀,这颗破坏力极大的雷,暴露了!

(二)渗透破防

攻心才能治本。因自杀预备,李某被隔离控制。3个月时间里,民警的始终谈话跟进,并从他的眼神里,察觉出一丝生的渴望。隔离期满后,监区互监一体化强行约束,同时采取心理战术,让这颗“哑雷”开口,民警安排和他同入监的“朋友”接近,引导其放下包袱,在交谈反馈后,民警了解:李某在2012年有过一段事实婚姻,留下一个女儿,在女儿11个月时他潜逃回川交给他姑妈,这份牵挂,是压在他心头沉重的石头,清零重来的刑期让他看不到希望。民警从其独白中,找到了转机。

(三)松动瓦解

水到才能渠成。对李某的转化,监狱以建立“情感纽带”为突破口,让女儿这个光亮点,成为他精神寄托。监狱启动“善待与帮助机制”,联系他家属,实现了四通——通电话、通短信、通信件、通会见,初步建立起沟通桥梁。民警采用“滴灌化”的情感教育,指导帮扶小组介入,做到“提前亮”;用“周处除三害、终悔过自新”等例子,给予情感共鸣。

痛苦遭遇,让李某潜意识里夹杂无奈、悲观的暗层。民警采用“贝克认知疗法”,以六个阶梯的救赎路径,一层层剥开问题根源,暴露李某潜意识下的渴望与期待,帮助李某完成心理重建。在时间的催化下,李某的改造有了向好趋势。

三、深化:内外出击固战局

赢得最终胜利,必须精准锁定目标,采取协同作战,主线在狱地联动,直达纵深,辅线在于阵地巩固,防止反扑。

(一)连接断点初遇挫 

2021年4月,监狱开展“万名民警大走访”和“狱地转化攻坚专项行动”,民警提出“要让李某对亲人的思念跨越高墙,时刻陪伴女儿成长,让帮教‘双向暖、两头热’”。在区司法局的配合下,民警一行来到李某姑妈住处,她面对民警泣不成声,说这么小个娃儿可怜,也自责没管好侄儿;民警在交谈中得知她的困难境遇,希望她用骨肉亲情,支撑李某,实现蜕变。

李某的女儿此时已经9岁,公安在追逃过程中多次问话,她见到警察叔叔一直躲闪,在提议拍视频给爸爸时,不停喊“不”,由于不配合,民警首尝未果。

(二)打通堵点再解困 

2021年7月,民警接到一个令人欣慰的电话,前期民警反映的“李某姑妈低保和女儿户口问题”,司法局已开具证明材料,同片区就读学校做了沟通,解决了李某女儿的“入学难”。社区到其家中核实低保办理,他姑妈委婉拒绝,并称“侄儿犯罪政府没有放弃,把他的女儿养大,是作为平凡母亲的本分”,民警将原话转述给李某,他心中的石头落了地,再也掩盖不住情绪,声泪俱下,他说曾想一死百了,如今看来却是荒唐至极。

(三)清除难点终圆满 

2023年1月,时隔两年,民警的执着让李某逐渐除散阴霾,有了长期和女儿电话交谈做铺垫,当民警再次家访时,他女儿阳光开朗,接受了这个服刑中的父亲。面对镜头,她录下了新年祝福,并悄悄地告诉同行的警察阿姨,想在每个生日,收到爸爸的礼物。

为延续这段特殊的父女情,彻底转化李某,民警带回李某女儿的照片,让他贴在床前“心语牌”上,让李某耳边时刻回荡女儿温馨的叮嘱;民警还让李某支取劳动报酬购买文具,在女儿生日时转交。这双向的温暖让李某女儿有了源源不断的父爱陪伴,也化作李某新生的动力,促使他同过去道别,与自己和解。此时,李某的那颗心雷,被民警彻底清除。

【教育改造成效】

现在的李某,已回归正常改造之路,状态平稳可控。对于脱逃经历,他没有避重就轻,没有添油加醋,而是用忏悔写下警示录,先后多次在监狱罪犯教育大会中现身说法,用惨痛的教训和血的代价给心存幻想的罪犯警示,让那些徘徊的罪犯心生敬畏、悬崖勒马。

您的满意度: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您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