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成功转化闹访的教育矫治案例
案例内容
【罪犯基本情况】
【罪犯基本情况】
服刑人员徐某,43岁,已婚,犯寻衅滋事、妨害公务罪,原判2年,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区人,曾服过3次刑,1997年2月因盗窃罪判5年,2006年2月因抢劫罪判4年,2016年12月因强奸罪判2年,均广东省内其他监狱服刑。徐某家庭经济情况较差,无固定经济来源;左手肩关节习惯性脱臼,经医院多次治疗并无大碍,不影响生活和劳动改造。
徐某思想固执,敢说敢做,认为公安部门原办案机关致其左手肩关节受伤,对原办案机关怨恨较深;徐某在平时改造中喜欢无理取闹,对抗管理,不满监狱的管理制度,错误认为监狱未帮他治好手肩关节、警察执法有问题、劳动定级不合理等,要进行维权,多次扬言出监后要上访上诉,意欲抹黑监狱。
【罪犯教育改造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1.犯因分析
徐某法律意识淡薄、恶习较深、思想固执,做事冲动,不考虑后果,加上有过多次的服刑和上访“成功”的经历,养成好逸恶劳、不务正业的生活习惯,喜欢美其名曰维护自己的权益或是受到的不公正待遇,打着上访上诉的幌子来达到赔偿获利的目的。
2.改造表现和分析
(1)对抗管理。徐某认为自己擅长的是制衣,从六监区调至十一监区后,难以适应新的改造岗位,认为监区安排不合理,不配合劳动改造安排,不满管理制度,消极改造,对抗管理。
(2)涉访涉诉。该犯的观点具有曲解警察执法、抹黑监狱的情形。一是徐某左手肩关节受伤,自述在入监监区请求到医院治疗时监区领导没有解决好自己的诉求,认为监区领导不重视其病情、不作为,未及时治疗好自己的手肩,出监后要投诉他;二是个别警察在处理罪犯违规违纪行为时,自述警察执法粗暴,不文明等行为,扬言出监后投诉他们;三是认为平时警察在批评教育罪犯时,是在辱骂罪犯。
(3)散布谣言。一是曾因饭量不够和提供的早餐不合自己胃口,拒不进食,认为监狱不重视自己权益保障,并散布负面消极的言论;二是因荨麻疹发作一事,对医护卫生员有成见,认为医护卫生员经常与病犯有矛盾,有意刁难,不让其服药,不在乎其病情轻重,要求监区更换医护卫生员,以此反复纠缠监区,自述监区领导不重视,散布不良言论。
3.心理行为表现和分析
(1)恶习较深。经历过多次服刑后,品性无赖,想在改造生活中求安逸、求舒服、搞特殊,喜欢在其他罪犯面前出风头,扬言出监要闹访监狱,不达目的不罢休,是典型的睚眦必报之人。
(2)反社会人格。徐某具有表演型人格倾向,缺乏同情心,焦虑感和自尊心较强,以纠诉闹访来引起他人的关注;为人唯利是图,不信任他人,仇视国家执法机关,喜欢无理诉求、以纠诉闹访的方式达到赔偿的目的。
(3)认知错误。徐某喜欢钻空子、爱面子,以自己左手肩关节受伤为由,要求监区降低其劳动改造定级,表现出对抗管理和消极改造的行为,但还是会完成改造任务,甚至有时还超额完成,内心非常渴望获取改造成绩。
4.教育矫治难点
徐某对法律缺乏敬畏之心,恶习较深,心理扭曲,认知错误,对抗警察的管理,常抓住监狱执法管理存在的漏洞,喜欢纠缠和闹访,多次扬言出监第一时间就在监狱闹访。
5.矫治方案
针对徐某喜欢无理纠缠闹访的思想和抵触管理的行为,监狱将他列为重点教育对象进行教育矫治,成立了由分管教育副监狱长任组长的攻坚转化小组。运用“三级六步工作法”进行攻坚转化,通过“建信任”、“明底细”、“找症结”、“释疑惑”、“破难题”、“塑信心”六个步骤,化解徐某内心的怨恨,转变他闹访的执念。
(1)搭建信任体系,消除疑虑
监狱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建立了服刑人员信任警察的大环境,尤其是监狱积极回应服刑人员诉求方面,监狱设立了“心连心”信箱,目的是为了回应服刑人员诉求,化解矛盾,努力解决服刑人员改造过程中的实际困难。自“心连心”信箱开通以来,共收到2000余封信,均给予回复处置,这其中就包括徐某的来信。
徐某通过“心连心”信箱来信,反映个人病情严重没有得到有效治疗,带病参加劳动改造,劳动定级不合理。当时的来信未署名写给谁,问其为什么写信时不署名写明给H副监狱长时,徐某的回答是,因为自己听许多罪犯说过H副监狱长很关心我们罪犯,也曾看过H副监狱长的许多专题视频讲话,不敢麻烦和打扰H副监狱长,所以信件不好意思署他的名字,足以证明徐某对H副监狱长的信任和尊重。
另一方面,监狱在中秋节那天播放了出监教育的专题视频,其中目的之一就是有意播给徐某看,教育的视频主要是H副监狱长到监狱大门送刑满人员服刑生活的最后一程,和当天的刑释人员一一握手送上祝愿,鼓励他们回归社会后重新开始。监狱通过播放出监教育的视频,以此来感化徐某。
中秋节期间,H副监狱长去找徐某谈话时,表明来找其谈话是因为徐某之前给“心连心”信箱写过诉求信,今天专门到监区找其了解情况,在谈话了解情况的同时还告诉徐某,在他出监时一样会亲自来送他。表明H副监狱长对罪犯诉求的重视,也进一步取得徐某对监狱的信任,打消他的疑虑。
(2)摸清改造底细,明确方向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警察全面客观了解服刑人员情况,才能找准问题的根源,对教育转化服刑人员有非常大的帮助。
一是通过找其本人和他犯进行个别谈话,初步了解服刑人员的思想动态和行为特征。徐某思想固执,爱面子,喜欢在罪犯面前出风头,认为自己有过多次服刑的经历,熟悉监狱的管理,自己手肩关节受伤,未得到监狱的特殊待遇,常在其他服刑人员面前散布负面言论。徐某心机较重,很少与他人讲真心话,不轻易相信他人。
二是通过查阅档案,掌握罪犯入监前的基本情况,主要有犯罪的主客观因素,恶性程度和关键细节,借助相关资料分析家庭情况,个人成长经历,了解罪犯的心理素质、性格爱好等信息。徐某有过多次服刑和上访上诉的经历,入监以来,无亲属会见,无亲情电话、短信和信件,据了解家里有父母、妻子、兄弟,但均不与他联系。徐某因涉嫌售卖野生保护动物被民警口头传唤至公安机关调查,调查期间声称手肩关节受伤,当时没收了身上的物品,还回自己钱包时发现钱包的几千元不见了,当时要求办案机关返还未果,随后到区公安局、区政府、市政府闹访,后以寻衅滋事、妨害公务罪被判刑。在服刑改造期间徐某心里不服判决,经常自述出监后要找原公安机关讨个说法。同时,徐某不满监狱管理,经常以病情未得到治疗、警察执法问题、劳动改造定级不公平等纠缠和上访上诉,散布负面言论,诋毁国家机关,扬言出监后要在监狱闹访。
三是通过查询考核系统和日常改造表现,掌握罪犯入监以来的考核、奖罚、通信、亲情电话、就诊、会见、提审等情况,掌握罪犯身心、情绪、思想、行为动态。徐某入监以来,无会见、无通信;狱情排查系统共有33条关于他的异常狱情,多数是以身体问题为由提出要得到特殊待遇,投诉监狱未能治好他的手肩要上访上诉。
(3)找准顽固根源,对症下药
通过前期的排查和了解,找准徐某出监要闹访的症结所在,为接下来攻坚转化指明方向。经分析认为徐某的症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思想方面。徐某自身恶性难改,多次犯罪和闹访,认为自己是被办案机关故意刁难,心生不满,加上手肩关节在被抓时受伤,不但未得到治疗还被判刑,加重了对办案机关的仇恨,导致服刑期间消极改造,甚至不服从管理,出监后要闹访监狱和原办案机关,以此来达到赔偿的目的。
二是行为方面。徐某个人学识、法律常识、修养等问题未能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而导致的与他人关系紧张。徐某在被抓时不配合办案机关的调查,与办案警察有过激行为;在顺德区公安局和佛山市政府闹访时曾用头撞击大门,办案警察送他到医院检查身体时曾用手铐敲打办案警察;在服刑期间与他犯关系较差,老认为其他罪犯针对他,表现出消极改造,甚至想方设法逃避劳动改造,对抗警察管理。
三是徐某曾经在闹访中得到好处,几年前在某监狱服刑出监时闹访得到几万元的补偿,有了前面“成功”的事例更加增强了徐某出监闹访的信心。
(4)用心答疑解惑,转化思想
针对徐某提出的诉求,我们用心用情,认真对照现行法律法规、政策和当前监狱实际,准确回应诉求。徐某的主要诉求是:一是手肩关节受伤,监狱没有帮他治疗好;二是劳动改造定级不合理;三是个别警察处理问题不文明。
对于徐某的诉求,我们一一作出释疑:一是告知徐某手肩关节入监体检前就已受伤,入监以来医院曾多次帮他治疗,并把医院的治疗记录给他看,证明监狱医院未有任何过错之处;二是监狱全体服刑人员的劳动定级是根据有关规定统一定级,徐某每月都能完成劳动任务甚至超产,管理警察没有任何违反劳动定级的行为,反而不按管理规定来定级才会出现劳动定级不合理,违规操作的行为;三是警察在处理服刑人员违规违纪的时候,大声批评教育服刑人员,并没有违规执法的行为。在出监教育谈话时反问徐某,能否列举哪个警察哪些具体不文明的事例?你指出来,监狱坚决处理他,徐某低着头无言以对。同时询问徐某曾在多个监狱服刑,认为哪个监狱的管理好点?让他来评价,徐某也笑而不答。
“监狱不会看不起,也不会放弃任何一个服刑人员。”出监前监狱领导找徐某谈话时说。比如疫情期间,防疫要求如此严格的情况下,监狱联合检察院、法院、地方政府沟通协调让一个患有鼻咽癌的服刑人员保外;还有联合东莞公安、检察院与当地政府沟通协调,帮助服刑人员处理他无法处置父亲遗体的难题;特别是在刑事政策调整时,监狱主动作为,联系检察院和法院最大限度保障了服刑人员的权益,其实监狱完全可以不用这么做,只是想为服刑人员多争取利益,使他们能够安心改造。徐某听后,默不作声。“听说你与妻子的关系还不错,被抓到现在也有几年没见面了吧?出监后难道就不想回去好好陪陪家人。”
结合徐某要闹访的深层次根源,多次服刑和上访上诉的经历,警察及时帮他厘清思路和纠正错误的认知,用政策宣讲和人生经历一步步让徐某转变自身的执念,使用正确的方法和途径去维护自己合理的诉求。
(5)突破心理防线,转变执念
此阶段是攻坚最关键的阶段,在巩固之前攻坚转化成果的基础上,乘胜追击,设法突破徐某的心理防线,消除他闹访的念头。
在徐某出监前的谈话教育时,警察经常列举监狱的一些做法,如帮助刑释人员寻找到离开二十多年的家,不远千里送刑释人员回家,帮助刑释人员的未成年子女解决低保问题等等,告诉徐某,目前监狱收到刑释人员以及家属送来的锦旗30多面。通过一个个真实的事例来感动徐某,触动他的心灵,唤醒他的良知。
出监当天,H副监狱长亲自来到监管区大门送徐某,兑现中秋节与他谈话时的承诺,徐某见到H副监狱长时一脸惊讶,深受感动。“感谢H副监狱长亲自来送我,我要回家了!”“感谢H副监狱长对我的认可,一直以来对我们的关心关爱,祝您工作顺利,越来越好......”徐某离开监狱前,流露出不尽的感激之情,彻底破解徐某蓄谋已久坚持要闹访的执念。至此,攻坚小组成功化解了这起闹访事件。
(6)动态分析跟踪,纳入监测
一是纳入“双列管”。徐某刑满释放时监狱与户籍地司法部门交接,因为徐某户籍在阳江市而居住地在佛山市,通过与两地司法部门沟通协调,将徐某纳入“双列管”的对象,由阳江和佛山两地司法部门进行监管,监狱与两地司法部门保持沟通联系。
二是纳入监测。动态监测徐某的现实社会表现,对其回归社会后的表现进行跟踪监测。目前,徐某表现良好,重新开始,与家人一起过上平常的生活。
【教育改造成效】
1.方案实施后的效果
经过近3个多月的攻坚转化,通过与徐某建立信任关系,打消他的疑虑,攻坚转化徐某顽固思想,成功转变他闹访的执念;出监前心理测试结果显示比之前的测试有明显的改善,错误的认知有所改变,仇视社会的心理得到纠正;通过其他罪犯了解到徐某在出监前改造情况稳定,表示不再闹访,出监时徐某对监狱表示感谢,对关心关爱他的人流露出感激之情。
2.案例总结和个人体会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攻坚转化徐某的路上,可以说是持续发力,层层递进,久久为功;对徐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心用情,感化了他冰冷的心。对于徐某而言,或许这是帮助他解开心里多年的结,或是让他放下心里的恨,而对于我们监狱教育人,是我们秉承“从心开始”的教育理念,善于运用“三级六步工作法”,努力实现感化人、挽救人、重塑人的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