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服务首页
司法行政人员首页
欢迎您访问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
首页 > 山东省济宁监狱服刑人员黄某某的教育改造案例

山东省济宁监狱服刑人员黄某某的教育改造案例

分享
案例内容
【罪犯基本情况】

黄某某,42岁,山东省鱼台县人,小学学历,因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2018年10月进入济宁监狱服刑改造。入监初期,改造表现良好,入狱半年后,家中突发重大变故,其母因家庭纠纷与邻居发生冲突,邻居遂产生报复心理,将黄某某数名家人杀害。黄某某得知后,悲痛欲绝,改造表现急转直下,整天的闷闷不乐,焦躁不安,茶饭不思,夜不能寐,面目呆滞。在与他人聊天时,动不动就谈起回家报仇的话题,发誓报复;与其他罪犯的交往也变得很不耐烦,动辄与他人发生争执。为防止意外,经研判,将对其进行精准教育转化。

【罪犯教育改造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一、犯因分析

(一)成长过程。黄某某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家境贫寒,小学毕业后即辍学,文化程度低,没有什么技术与特长,劳动技能较弱,自小好吃懒做,游手好闲,形成了不劳而获的思想。

(二)社会经历。黄某某小学毕业后便外出混迹于社会,结交了一些闲荡人员,受朋友影响,整天吃吃喝喝、打打闹闹,到处招摇撞骗,混吃混喝,近年来,以给他人办理低保为名,专门骗取孤寡老人的钱财。

(三)法律观念淡薄。文化程度较低,法律常识匮乏,对法律法规置若罔闻,对犯罪的危害性认识严重不足。

(四)家庭变故。家庭变故是影响其思想情绪和改造行为的直接因素。重大的家庭变故让其撕心裂肺,痛苦万状,吃饭不香,睡觉不宁,时常痛哭流涕,复仇想法占据了他全部的思想,发誓不报此仇,枉为男人。干警多次做工作,教育他面对现实,正确处理,不能以违法对待违法,但是黄某某仍固执己见,咬牙切齿,思想上转不过弯来,流露出同归于尽、誓死报仇的念头。

(五)性格及心理特点。通过日常观察,黄某某的性格表现为内向、孤僻,偏执、固执、刚愎自用、易走极端。经COPA-PI测验,较为突出的心理状态表现为以下特点:

外倾

冲动

自卑

焦虑

暴力

倾向

犯罪

思维

56

47

60

63

57

59

SCL-90测验:

躯体化

自卑

人际

关系

抑郁

焦虑

敌对

偏执

4.17

4.2

4.56

4

4.7

4.17

4.17

从心理测试可以看出,黄某某内心孤独,缺乏安全感,对别人的关注有一定抵触意识,性格焦虑情绪比较明显,自控能力差,随意性强,有一定的暴力倾向和犯罪思维模式。

二、教育矫治难点

(一)认知因素。黄某某法律意识严重缺失,对违法犯罪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导致自律性不强,遵纪守法意识淡薄。因此,加强法治观念教育,是改造黄某某的首要任务。

(二)心理因素。由于黄某某家庭遭遇重大变故,对其心理打击重大,加之强烈的复仇意识,短时间内很难纠正其复仇心态,需要持之以恒、行之有效的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矫治工作。

三、矫治方案

针对黄某某发生重大家庭变故后思想、心理和行为的变化,我们重点做好了包夹管控、法治教育和心理疏导等工作。

(一)严格管控,确保万无一失

黄某某内心焦躁不安,急于出去报仇,为此,对黄某某严格落实管理制度,实现无缝隙管理,确保黄某某的一切活动皆处于干警的掌控之中。

(二)建立转档,进行精准矫治

1.确定黄某某为精准教育转化对象,建立专档,将其相关表现情况进行详细记载。

2.以情感人,从黄某某的心理角度去谈话谈心。感情沟通是教育的基础,做好黄某某转化工作,既是一个思维方法的问题,也存在着情感的问题。干警认为:愿意倾诉是沟通的开始,这一阶段不宜对其错误的言行做过多的批评。黄某某出现如此重大的变故,内心一定会强烈需要他人的同情和理解,如果一味地讲大道理,会引起黄某某的抵触、反感。因此,干警充分运用倾听法与他谈心,倾听他他谈家庭,谈内心痛苦,并表示出必要的同情和关心,从黄某某家人的角度,理解他目前的处境和他此刻的心情,同情他、理解他,不嫌弃、不冷淡、不歧视,然后循循善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温暖去感化教育他。专门安排谈话经验丰富的干警负责包管包教工作,从理解黄某某的角度经常常找他谈心,谈信心、谈希望,引导黄某某向往光明。

3.寻找教育转化突破口。黄某某家中还有一个年仅8岁儿子,他十分担心儿子的成长,挂念儿子是否吃饱穿暖,上学是否有人接送,失去母爱如何生活等。干警及时开展家访,送去米面油、钱款、衣物等,并将家访录像播放给黄某某观看。黄某某非常感动,感谢干警的关心、关怀,说:此生遇到了坏人,也遇到了好人,政府领导的关爱,我一定牢记在心,我会将烦恼抛弃,用积极的行动好好改造。”

4.加强法治教育,增强黄某某的法律意识。利用教育日法律课堂以及专题法律教育的机会,阐述遵纪守法的重要意义,讲清违法犯罪的危害,警告其不得超越法律红线,否则会重蹈覆辙;教育其在大是大非面前一定保持理性、保持冷静,不能以身试法,冲动是魔鬼,做任何事情都要“三思而后行”,避免盲动和冲动。

5.营造良好氛围,使其融入到和谐改造的环境中。安排黄某某参加各项集体活动,鼓励其参加音乐小组、篮球协会、合唱比赛、健身操比赛、趣味运动会、讨论会等活动,让黄某某全身心融入到健康向上的改造氛围中,用集体的力量温暖他、感动他,用快乐的活动激励他,冲淡其家庭变故带来的烦恼、沮丧心情。

6.做好心理矫治工作。在教育转化过程中,根据黄某某各个阶段的改造表现,对其进行了心理测试,制定矫治方案,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1)针对黄某某内向、孤僻的特点,积极开阔其眼界,引导其多参与健康向上的集体活动,为其创造融入集体的机会,使其参与集体生活,培养适应能力,减少孤独感,摆脱压抑、愁苦心情。

(2)针对黄某某的情绪稳定性差的特点,开展合理性情绪疗法,强化黄某某自控能力的训练,提高自控能力,引导黄某某避免主观片面和感情用事,帮助他了解自我和检查人格消极方面,触及其紧张与焦虑的根源,鼓励其在新行为上进行尝试。

(3)针对黄某某的焦虑指数高的特点,首先改善黄某某的认知结构,提高认知水平,正确对待现实,接受现实,摒弃消极的自我;其次是及时进行心理宣泄和疏导,引导他倾诉、表达内心的想法和苦楚。

(4)针对黄某某报仇心理较强的个性特点,指出报复的后果,如果因报复产生再次入狱的情况,父亲谁来养?孩子谁来管?儿子失去了母亲,也要失去父亲吗?将来孩子谁来照顾和教育?作为当父亲的,其行为要为自己孩子未来的人生负责等等,然后循循善诱,教育、引导黄某某遇到要冷静、要理性,避免意气用事。

【教育改造成效】

经过干警近一年的教育矫治,黄某某的改造情绪大有好转,心情变的平静、坦然,其心理和行为的良好转变有以下几点:

一、心理状况变化

SCL-90测试各因子复测结果:

躯体化

强迫

人际

关系

抑郁

焦虑

敌对

偏执

2.1

2.15

1.9

2.0

2.1

1.9

2.1

从上述复测结果可以看出,黄某某各因子测试得分均较前期明显下降,虽然仍有部分因子超出常模,但是其抑郁、焦虑、偏执等因子分下降明显,表明其心理状态明显好转。

二、思想状态变化

经过教育,黄某某的思想认识明显好转、法律意识明显增强。能坦然面对家中变故,对灾难的处理有了正确的处理态度和明确的方向,表示出去后一定遵守法律,服从法律的判决,不再考虑复仇,一定不会违法犯罪。

三、改造行为的变化

近半年来,黄某某没有发生违规违纪现象,能够主动参与各项改造活动,抽闷烟、压床板的现象消失,焦虑心理明显改善,脾气上改变了不少,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也较为和谐,没有出现吵嘴现象,精神面貌也变的乐观起来。

【工作体会】

一、秉持正念。“寸有所长,尺有所短”,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重大家庭变故罪犯,既要看到消极的一面,更要看到积极的一面,他们可能在某一时期属于重点关注的对象,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就有可能变为改造积极典型。因此,对于重大家庭变故罪犯,应主动关注他们、帮助他们、鼓励他们前进,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当他们处于消极状态时,不冷眼歧视,不讽刺挖苦,在他们开始转变时,要积极鼓励,并允许他们在进步中有反复,在反复中耐心地做好他们的思想稳定工作。当他们遇有实际困难时,从实际出发,为他们排忧解难,消除其心理障碍,促使他们转化。

二、树立自信。教育好重大家庭变故罪犯,是一项极其艰苦、困难、危险的工作,如果一开始就打退堂鼓,肯定做不好。反之如果树立工作自信,就会产生积极进取的成就动机,激励干警自身去发挥特长和潜能,克服困难,勇往直前,任何困难、问题也吓不倒我们,工作也就做好了一半,就能产生教育好他们的自信心,就能利用一切合法的手段教育他们,从不同角度、层次、阶段、方位认识他们、了解他们、分析他们,准确预测他们,就能采取科学恰当的应对措施管理他们、防范他们,进而以针对性的教育措施感化他们、感召他们、转化他们。

三、创造环境。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做好重大家庭变故罪犯个别教育工作必须创造良好的环境、良好的气氛,都来关心、亲近、疏导、引导、启迪、帮教他们,齐心协力做工作,使他们得到各方面的鼓励,焕发他们更大的改造热情,增强自我改造的信心。

您的满意度: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您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