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服务首页
司法行政人员首页
欢迎您访问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
首页 > 死缓罪犯赵某的矫治个案

死缓罪犯赵某的矫治个案

分享
案例内容
【罪犯基本情况】

赵某,1983年12月出生,上海崇明人,大学文化,再婚,育有一子一女。2013年12月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2014年3月入监,属限制减刑对象,目前在上海市青浦监狱服刑。

【罪犯教育改造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1、犯因评估

(1)成长经历。赵某出生在一个传统的农村家庭里,父母都是农民,主要靠父亲的木工手艺维持家庭开支。父母一直希望他能用心读书,改变命运,成家立业后安安稳稳过日子。赵某自述其自小就很听话,学习成绩也不错,是父母、老师心目中的好孩子、好学生。

(2)社会经历。赵某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世界500强企业,成了家也有了孩子,但“不甘”安逸,经受不住社会上的种种诱惑,想追求那种自认为有激情的生活。于是辞去工作,自己去搞工程项目承包,后来离了婚,并重新组建了家庭。

(3)性格因素。赵某平时比较内向,但内心追求刺激,且容易冲动。

2、入监改造表现评估

入监以来,能服从管教,遵守监狱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加各种学习活动和劳动生产,但改造中存在情绪低落情形,内心充满对家人的愧疚和自责,不愿和民警、其他罪犯沟通交流,曾流露出“一了百了”的念头。

3、心理行为表现评估

2014年6月,艾森克人格测试(EPQ)结果:中间偏内向个性,胆汁质—抑郁质气质。比较保守;情绪波动大,易感情用事,自控能力差,受挫承受力较差,极易出现攻击行为;情绪轻度不稳定,容易紧张、焦虑。建议:增强自控能力,稳定情绪,防止在遭受刺激或挫折后产生一时冲动。

焦虑自评(SAS):正常;抑郁自评(SDS):轻度抑郁。

2017年10月,风险需求评估为中度。2018年,狱内危险性评估,危险程度高度、恶性程度为中度。2019年认罪悔罪评估,结果为三级,基本认罪悔罪。

5、管理矫正的难点

(1)认知因素。赵某认为自己做错了事、犯了罪,就应该认罪服判,受到应有的惩罚,这样内心的压力也能释放了。但他至今也没有想明白,一向老实本分的自己怎么会动手杀人,怎么会有牢狱之灾,觉得做梦也没想到。所以,赵某内心对这次服刑改造根本没有心理准备。

(2)心理因素。一方面对自己的犯罪行为充满了愧疚和自责,赵某想到自己可能无法为父母养老送终,也没有办法抚养自己的子女,尽不了为人子的义务,担不起为人父的责任,尤其想到自己父母、孩子可能会生活在别人异样的眼光中,内心痛苦内疚,想死了一了百了;一方面自认为吃个17、18年“官司”就会出狱,但在了解到自己可能要服刑30年的时候,内心充满恐惧、绝望和无助。

(3)家庭因素。赵某父母已经年近70,两个孩子年幼,他对两个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极度担心和顾虑。这次因杀害了妻子使得其妻家人对其怀恨不已。所以赵某对家人充满了自责和内疚,但内心又极度渴望取得家人、亲友的谅解接纳自己。

6、管理矫正方案及其实施

第一步,运用服装制作矫治项目帮助赵某适应监狱改造生活。罪犯服装制作矫治项目的工作原理是以服装生产的各项管理指标要求为切入点,加入部分劳动改造的原理,强化岗位意识、责任意识以及安全意识,推动技能培训、轮岗作业及质量管理。根据罪犯的不同情况,开展针对性的项目内容,让罪犯在整个矫治过程中能很好地适应融合。通过项目的不断推进,特别是工序工艺的要求和技能的落地从而实现对罪犯行为认知和思维定式的矫治。

第二步,帮助赵某在劳动中重新认识自己,端正改造态度。一次接见,赵父赵母带着其子女来探视赵某,赵某妈妈颤抖着嘴唇对他说:“儿啊,你在里面要照顾好自己,我会照顾好孙子孙女,我们会等你回家。”女儿哭着说:“爸爸你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我会好好学习,乖乖听奶奶的话,也会照顾好自己和哥哥,你不用担心我们,你一定要早点回来。”听着妈妈朴实的话语,看着本身活泼开朗的女儿一下子变得那么懂事,赵某再也无法控制自己,内心充满悔恨与自责,泪如雨下。他暗暗发誓自己一定要振作起来,早日去尽自己应尽的责任。会见结束后,民警找赵某谈心:“一朝犯罪,终身痛苦,弃恶扬善,余生不输,你入狱服刑改造,家里人的心情也不好受,你的刑期也是家人的刑期,你不是一个人在服刑,而是一个家庭在陪着你受罪。现在的你不光为自己而活着,你是为了你的父母,为了你的儿女,可别忘了你对他们还有一份推卸不掉的责任,但是只有忏悔是不够的,你不能再次沉沦下去,只有积极改造才是正道,才能不辜负家人对你的不离不弃。民警的话让赵某开始醒悟:是啊,忏悔是必须的,但更重要的是积极改造,给自己也给家人一个交代。

第三步,发挥知识特长,培养赵某的兴趣爱好。刚到车间参加劳动时,赵某因为性格原因不愿和其他罪犯多交流,比如:师傅教赵某制作裤子,可是一条裤子做好了,问赵某记住了工序没有时,他才恍然摸摸脑袋,原来赵某一直心不在焉,刚刚师傅耐心地讲解和各个工序的每一道流程的示范他一点都没有记住。对此,民警没有简单地对他批评指责,而是安排师傅耐心地讲解和一遍遍不厌其烦的示范,赵某开始慢慢地自己独立完成一条裤子的制作。也慢慢地明白了一个道理:如果真的想做好一条裤子,就要从第一道工序开始就认认真真地去做,每一道工序都要认真地按照工艺要求做好,这样做出来的才是一条质量合格的裤子。为了能够在生产技术上取得更大的进步,赵某一到车间就开始埋头苦干,遇到不懂的问题或操作上的技术难题就向师傅或其他的技术能手虚心请教,反复练习,即便是回到监舍也不停地磨练操作技术要领,很快他就在生产技术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赵某并不满足,继续钻研劳动生产技术,不断勤学苦练,很快成为小组里数一数二的技术能手。民警对他的转变和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并针对他的文化水平和专业特长安排他学习服装面料知识,掌握不同面料的工艺要求,鼓励他在劳动空余时间多了解服装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修知识,以及车间生产计划与管理等等。

第四步,及时肯定鼓励,培养赵某的改造信心和希望。赵某通过努力得到了大家的认可,看着他的进步与转变民警趁热打铁,针对赵某改造中思想顾虑重、改造信心不足的现实状况对其开展教育引导:让他明白服刑改造就像做衣服一样。只有严格按工艺要求做好每一道工序,认真去做,才能获得一件合格的成品。对他的来说服刑改造也是这样,虽然很长一段时光将会在监狱里度过,让他看不清未来,甚至会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思想,但“知耻而后勇,善莫大焉”,他的现实改造表现不仅表明了自己悔过自新的态度和决心,也是给自己孩子如何对待人生挫折磨难最好的榜样示范。不断放大赵某的亲情观念,在民警的教育引导下,把对于母亲、孩子的愧疚转向促使他逐步正确改造轨道上来。

第五步,转化罪犯劳动观念,加强就业技能养成。民警结合赵某的个体情况,引导他制订切实有效的狱内个人培训计划和岗位规划,鼓励他“变刑期为学期”,培养职业兴趣,逐步转化劳动观念,把因强制劳动而产生的情绪抵触逐步向由劳动兴趣养成获得的快乐转变。经过5年多的改造,赵某已经从一个服装制作工成为生产组长,再从生产小组长转变为生产流水线的辅助管理人员。

7、矫正目标制定

近期改造目标:消除赵某的思想顾虑,促使赵某尽快适应监狱改造环境和要求,能够正常投入改造,不发生自伤自残等极端性行为。

中期改造目标:引导赵某开展刑期管理,明确自己的改造目标和方向,在改造中做到生活充实、情绪稳定。

远期改造目标:引导赵某在改造中重新构建自己的生命价值和意义,自己能重新规划自己的改造和人生,做到自律改造、积极改造。

【教育改造成效】

赵某觉得自己在政府的耐心教育、民警的方向指引、家人的不离不弃、同犯之间的互相帮助下,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走上平稳改造之路。2016年,赵某终于“摘帽”,由死缓转为无期徒刑,赵某现在是服装流水线的服装管理,协助民警开展生产调度和质量管理工作,赵某对自己的改造也充满信心,更与自己孩子约定:开展比赛,看谁的进步大。

矫治工作体会:

1、从犯因性矫治出发,有效解决罪犯责任感缺失、改造动力不足、改造目标不明、价值观教育不突出的问题现状,以价值观教育为引领,以罪犯改造主体意识培养为路径,进一步强化罪犯改造责任意识,帮助罪犯确立人生目标,激发罪犯改造动力活力,帮助罪犯发现生命意义,让罪犯确立“我改造、我自觉、我向善”的改造自我要求,培养“你们的期盼,也是我改造的方向和动力源泉”的改造动力机制。

2、围绕价值观教育“主体化、生活化、情境化、个别化、多样化”要求,做到矫治要求与罪犯需求相结合,引导罪犯自觉改造,矫治内容与价值观教育相结合,塑造罪犯正确价值观,矫治形式与改造生活相结合,引导罪犯知行合一,矫治目标与治本安全观相结合,激发罪犯改造信心希望,鼓励罪犯对自己负责、为自己未来改造。

3、榜样示范,让罪犯学有方向赶有目标。榜样有很大的感召力,尤其是自己从内心羡慕的对象,很容易吸引我们进行模仿。可以模仿自己身边的具有良好生活习惯者,对方与自己比较接近,地位相当,便于交流。

4、积极暗示,开发罪犯改造潜能。积极的自我暗示是开发潜能的一种既方便又有效的手段。服刑人员在矫治陋习,建立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积极自我暗示的作用,在遇到困难时要主动鼓励自己,增强信心,在取得一定成绩时不要骄傲,继续坚持。

您的满意度: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您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