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犯李某某的心理矫治个案
案例内容
【罪犯基本情况】
李某某,男,小学文化,25岁,衡水市藁城县人,强奸罪,刑期4年,2018年12月28日入涿鹿监狱服刑。入监后,李某某表现出严重的人际关系障碍,并多次与他犯产生肢体冲突,且经干警教育后无明显好转,在监区产生极坏影响。
【罪犯教育改造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一)咨询师观察及向他人了解的情况
咨询师观察:李某某衣着整齐,气质阴柔,刚进门时稍显紧张,不敢直视咨询者,介绍自己情况时,声音有些颤抖,谈话时不时摆弄自己的手指,在咨询中稍加安抚后,情绪稍有缓解。
同监舍罪犯描述,李某某比较内向,说话带刺,总觉得别人对他都是恶意的,时间久了就没人愿意和他说话了,在监区没有朋友,平时总是点名前才回监舍。
包组干警描述:李某某平时独来独往,性格比较内向,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从来不笑,无论是可笑、滑稽的事情还是干警或他犯的幽默,都不会引起他的反应。与他犯有多次冲突,近期又因熄灯后看书,影响同监舍休息,引发冲突,现遭到全监舍的集体孤立,使人际关系更加紧张。
监舍信息员反映:不和他犯来往,包括同宿舍他犯。 他犯反映:冷酷高傲,目中无人,自己合适就行,不懂事,自私。
心理测验结果:选用SAS和SDS量表:SAS标准分为61;SDS标准分为64[1]
三、主诉
人际关系不好,监区他犯都不理他。在监区,无论做什么,都会被他犯孤立。自己做事从不考虑他人感受,人际关系上吃了不少亏。
四、评估与诊断
(一)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主要问题:进入监区以后难以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尤其是集体改造生活,并由一些偶然事件引发人际交往冲突。伴随产生了抑郁焦虑的情绪困扰,李某某又不善于表达和与人沟通,这种困扰长期积压在心里,造成了内心的痛苦,导致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低落,睡眠障碍。
生物学原因:男,25岁,正值青年时期,情绪波动较大,排除器质性病变。
心理原因:李某某性格比较内向、敏感,对外界事物存在不合理认知,缺乏人际交往技巧。
社会性原因:早年遭遇了重大负性生活事件——母亲走失,造成家庭重要情感的缺失。母爱缺失下的单亲家庭成长经历,使李某某缺乏倾诉的对象,缺少亲情帮助和一定的社会支持系统。与他犯争吵也成为引发不良情绪的负性生活事件。
(二)诊断及鉴别
诊断:人际交往障碍
与精神病相鉴别:依据判断正常与异常心理活动的三原则,李某某有较强的自知力,知情意心理过程协调统一,他的不良情绪是由客观事件引起,且有主动求助的愿望和行为。个性相对稳定,且无躯体异常和精神病家族史,可以排除精神病。
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焦虑性神经症的特点是症状表现上以焦虑为主,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李某某虽然存在焦虑情绪,持续时间大于半年,但并未明显影响其社会功能,生理功能也基本正常,因此可以排除焦虑性神经症。
与抑郁性神经症相鉴别:抑郁性神经症的特点是症状表现上以兴趣减退甚至丧失、自我评价过低、情绪低落为主,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持续时间大于3个月或半年。李某某虽然存在情绪低落,但并未明显影响其社会功能,且其喜欢唱歌的兴趣从未减退过,生理功能也基本正常,因此可以排除抑郁性神经症。
与神经衰弱相鉴别:神经衰弱的症状主要是与精神易兴奋相联系的精神易疲劳,情绪的强烈程度和持续时间之久与生活事件和处境不相称过度紧张,李某某虽有时存在睡眠障碍,但其他不符以上症状,所以可以排除神经衰弱。
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李某某主要是进入新的环境后,明显对于监狱中的集体生活方式不太适应,加之自身性格比较内向,存在一定程度的认知偏差,强化了监狱改造生活中人际关系方面对自己的负面影响,但仍可以正常进行改造生活,社会功能并未受损,持续时间不长且没有出现泛化,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五、制定咨询目标
(一)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缓解当前抑郁情绪,改善睡眠状况,引导其了解自己人际交往障碍产生的原因,改变不合理认知,改善人际关系,帮助李某某建立良好的人际沟通模式,学习有效的人际交往技巧,培养自立能力,逐步适应监狱的集体改造生活,与周围他犯和谐相处。
(二)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从咨询中习得的方法和技能来减少今后可能会遇到的情绪困扰及行为障碍,完善自己的个性,最终形成健康的心理,使改造生活步入正轨。
(三)主要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确定选择理性情绪疗法和行为疗法以消除错误的认知模式和不良的行为模式,引导李某某重新构建合理的认知行为模式,从而达到消除心理障碍,形成正常的人际交往改善改造情况的目的。
六、咨询过程
咨询阶段大致分为: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心理帮助阶段和结束与巩固阶段。具体如下:
(一)第一次
1.目的。(1)了解基本情况;(2)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使该犯产生信任感;(3)确定主要心理与行为问题;(4)探寻改变意愿;(5)进行咨询分析
2.过程。咨询师运用参与性技术倾听该犯的表述,采用询问、鼓励与重复、内容与情感反应具体化、参与性概括等技术,利用理性情绪疗法原理与李某某共同澄清问题,启发和引导李某某自我探索。在此基础上,运用影响性技术中的面质、解释、指导、情感表达、内容表达、自我开放及影响性概述等技术对该犯实施干预。
3.布置咨询作业。认真回想入监以来让自己情绪低落的事件,思考并分析其中是否有不合理因素。
(二)第二次
1.目的。(1)改造放松技巧,缓解改造焦虑情绪;(2)认识人际交往的重要性,扩展人际交往范围。
2.过程。教授放松的方法并告知李某某每次感到心情烦闷时就用放松的方法来应对和调节,并告诉李某某焦虑和改造成绩之间的关系,让他明白适度的焦虑有助于改造成绩的提高,不必对自己的焦虑情绪过分担心,并鼓励李某某与他认为的比较喜欢的人进行主动的交往和互动,强化李某某对人际关系重要性的重新认识。
3.布置咨询作业。(1)要求李某某每天做放松练1-2次,并记下自己的感受;(2)一周内与自己较喜欢的他犯或干警主动沟通,并记录沟通的心得。
(三)第三次
1.目的。改造人际交往技巧,改善人际关系
2.过程:通过各方面收集的资料,了解到李某某是由于缺乏一定的人际交往技巧才不断与人发生冲突。通过让其进行角色扮演,不断体会并反思如何更好地运用语言和动作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更好地与人沟通。咨询中咨询也向其提供了一些有效的人际交往技巧。同时,为创造对其治疗有利的社会支持系统,咨询师也通过李某某提供的父亲的电话与他父亲联系,告之李某某对他的情感依赖和目前该犯的心理问题状况,请其父亲配合,多联系,关心理解李某某。
3.布置作业。(1)要求其找出与之有矛盾的他犯的优点,至少五条;(2)主动与和他发生过冲突的他犯沟通。
(四)第四次
目的是巩固已有成果。
在本阶段中,咨询师帮助李某某进一步摆脱原有的不合理信念和思维方式,使新观念得以强化。检查李某某的作业并要求其谈谈体验和感受及与同监舍罪犯人际关系的发展变化;表扬其对作业认真完成的态度,鼓励其今后继续用积极理性的态度看待人际问题,积极参加监区集体活动,主动与他犯协作,继续加强人际交往;提高改造的积极性和改善改造方法,提高改造能力,更好地适应监狱。
【教育改造成效】
李某某自我评估。几个月后在回访中表示“现在与监舍他犯相处挺融洽”;“与父亲通电话时,我感觉父亲更亲切了”;“最近我对改造生活比以前积极主动多了”;“感觉心情好多了,睡眠也好多了”。
咨询师评估。回访中李某某精神状态和交流状况都比较好。干警和他犯也反映他现在人际关系融洽,参加集体活动比较踊跃,还积极帮助有困难的他犯;主动向他犯学习吉他技巧,希望能在监区春节文艺会演上演出。总体来看咨询效果比较明显。
心理测验的评估。咨询以后SAS的标准分为41,SDS的标准分为43,显示焦虑抑郁情绪有所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