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区梧州监狱服刑人员梁某的矫治个案
案例内容
【罪犯基本情况】
服刑人员梁某,男,1986年8月出生,广西桂平市人。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刑期自2018年5月18日至2019年5月17日止。于2018年12月6日送广西区梧州监狱服刑。梁某在改造期间,前期改造比较积极、服从管理,后期表现比较差,消极改造、不服从管理,多疑。
【罪犯教育改造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梁某出现的多疑、消极改造,致使监区的安全稳定受到潜在的威胁。对此,监区领导高度重视,成立教育转化攻坚小组。攻坚小组做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认真排查
首先,从监区领导、监区管教、分监区长、直接管理民警等不同层次了解梁某的具体情况,以便较为客观的对梁犯作出相应的评价。其次,深入梁某周围的罪犯并对其日常行为模式开展调查,掌握其与周围人群之间的关系、性格特征及兴趣爱好等。再次,调阅梁某的正、副档,通过正档切实掌握其犯罪事实、经过、案件审理及判决情况,通过副档材料初步掌握其顽危的性质、恶劣程度以及入监改造过程全貌。最后,通过服刑指导中心调取梁某的相关心理评估量表。通过外围摸底,确定首次谈话的切入点及内容。
(二)谈话摸底
监区管教员按照十必谈要求,对梁某开展个别谈话教育,了解其改造表现。通过谈话,了解到该梁某比较敏感,原先过惯自由自在的生活,面对严格的监规纪律感到压抑,想念家人。管教员了解情况后,马上将情况汇报给监区领导。经研究,决定将梁某确定为个别教育工作的重点对象。
(三)原因分析
通过调查了解、谈话摸底,对梁某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一是从个人经历分析,梁某比较年轻,做事易冲动,有攀比心理。由于文化水平低,对事物的辨识能力不强,对法律法规的认知不强。二是从成长史分析,梁某成长于一个普通农民家庭,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法律知识了解不多。三是从案件情况分析,梁某由于法律意识淡薄,自我控制约束能力不强,且刑期比较短,遂产生思想波动、消极改造、混刑度日的念头。
(四)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经小组认真分析研究,初步确立如下转化方案:1.由直管民警负责进行个别谈话教育,全面掌握了解各方面情况,把握对其进行教育转化的最佳时机并建立信任关系。2.充分发挥激励因素的作用,对梁某在改造中细微的良性变化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和引导。3.监区管教员通过对梁某进行思想教育,帮助其树立改造信心,明确改造目标。4.在整个转化过程中,着重全面收集梁某的思想、行为变化信息,为针对性的开展转化工作提供参考。5.转化小组及时对梁某的转化情况进行分析、预判,研究决定下一步工作。6.注意对教育转化过程中梁某的有关信息及时进行交换,根据不同的情况调整转化措施。
(五)实施方案情况
1.信任关系的建立。直管民警在谈话时,注意语言技巧,多使用一些赞美和鼓励的语言,在谈话的内容上多聊梁某家乡和亲人探监情况,多聊年轻人比较感兴趣的话题,消除梁某对民警的防备心理,激发其内心美好和喜悦的情感。取得梁某对直管民警的信任,也为教育转化梁某工作跨出了最为关键的一步。通过发送亲情短信加强与家人的沟通。至此,与教育转化对象的信任关系基本建立起来。
2.合理运用激励改造机制。监区长利用找梁某谈话时间,向梁某宣传监区的改造政策,倾听梁某的诉求,并表示,只要积极改造,拿出具体的实际行动,一些合理的要求可以得到满足。对梁某在改造中好的表现及时进行表扬和奖励,通过肯定改造的进步激发其上进心。同时抓住年轻好胜的特点,通过举例来给梁某算了一笔刑期长短的明细账,激发对自由的渴望,提高积极改造动力。经过几次交谈,激励机制的运用发挥了良好的效果。
3.帮助梁某确立改造目标。根据监狱、监区的考核奖励规定,结合梁某的具体情况,监区管教员对该犯的改造情况作了细致的分析。针对其目前的改造情况,指出存在的不足,也发掘出自身优势,通过各种手段来提高罪犯的劳动技能,使其能尽快适应监区的生产,取得良好成绩。要求梁某放下思想包袱,安心做好现有岗位的改造,树立信心,踏实改造,一步一步向前。
(六)取得的初步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矫治,梁某基本上树立了正确的改造观,能遵守监规纪律,积极完成改造任务,思想稳定。能用理解和宽容去接受自己和他人的不足,与小组的同犯也能较好地相处。在改造过程中出现困难或发现问题时,能及时向民警报告。能制定自己短期改造计划,并较好的完成。
【教育改造成效】
(一)关于疑病症罪犯的管理问题。由于疑病症罪犯思想顾虑多,对他人不信任。我们在思想认识上要尽量避免强硬态势,多采取柔性的管理模式,特别要考虑到疑病症罪犯普遍存在着怀疑心理,处理问题上要灵活多变,防止矛盾对立的扩大化。
(二)关于累犯管理问题。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对于抗拒改造的罪犯,尤其是累犯,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在矫治过程中,为其发挥优点或特长创造条件并恰当加以利用,就能激发改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对于恶习较深的累犯,转化不是直线上升,而是一项持久性工作。我们要正确看待罪犯在改造过程中的反复现象,不能简单地批评了事,要做好跟踪了解,准确掌握其改造情况和思想动态,对改造中的反复和波动,及时抓住时机、苗头、积极因素进行干预和引导,是教育转化成功的关键。
(三)应注意把握好罪犯教育转化的几个环节。一是要充分掌握罪犯的情况,要全面了解罪犯的思想状况、年龄、文化程度、个性特征、家庭背景等综合信息。二是把握好谈话的时机,要选择在最有效、最容易产生关键性作用的时间和机会。三是注意观察罪犯在劳动、学习、生活中的表现,对罪犯存在的问题要认真分析和处理,做到有的放矢,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四是对罪犯多一些理解和宽容,在与罪犯进行思想沟通的时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消除其对立情绪,让罪犯感到温馨和欢愉,树立重新做人的自信,从而达到最好的转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