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监狱服刑人员周某的矫治个案
案例内容
【罪犯基本情况】
服刑人员周某,男,汉族,42岁,小学文化,罪名:合同诈骗罪,原判十年,余刑七年。近期接见时得知,父亲因病去世。“三包”干警观察到来访者未因此事受到任何影响,正常进行劳动改造,甚至有说有笑。“三包”干警感觉事情异常,建议来访者前来进行心理咨询。
来访者主诉:来访者在监舍内经常发呆,想一些事情,夜间经常睡不着觉,睡眠质量不高,靠参加劳动转移注意力。周某自尊心比较强,不想因父亲去世,自己心情不好而影响他人,经常开玩笑缓解压抑的心理。来访者感到内心空虚,极度迷茫,感觉人生彻底失败。但在别人面前,又不想表现出来。
“三包”干警及同改反映:来访者性格较为外向,日常改造情况较稳定,未出现违规违纪现象,同其他罪犯的关系较好,自尊心较强,有心事喜欢一个人承受,不想影响其他人。近期,尽管劳动改造中依旧积极,但确实出现睡眠质量差,走神等现象。
【罪犯教育改造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1.因素分析
(1)成长过程:来访者为家中独生子,小学毕业后在社会上打工。父亲喜欢打牌,不顾家,加上自身年轻时叛逆,挨打较多,比较仇恨父亲。自从母亲于2004年去世后,数年没有回家,后来几年跟父亲关系有所缓解,但关系一般。所以父亲去世,内心有伤痛感但尚能承受。
(2)社会经历:来访者小学毕业后跟朋友一起在社会上混, 从打杂做起,一步一步成为建筑行业项目负责人,年收入超过百万。
(3)婚姻状况:来访者有三段婚姻,每段婚姻有一孩子。第一个妻子为藏族公务员,与其因生活差距较大,导致离婚,孩子由女方抚养。第二个妻子为商人,因处理事情多用钱解决,家庭生活无烟火味。加之当时自己挣得没有妻子多,作为男人自尊心经常被无意挫伤。尽管妻子对其关怀有加,但难以忍受,最终离婚,孩子由女方抚养。第三个妻子为九零后,2014年结婚,育有一子,目前尚未离婚。此次坐牢对第三个妻子愧疚最多,但考虑刑期、年龄等因素,离婚概率较大,自己已做好心理准备。父亲生病住院期间,第二个妻子出钱,第三个妻子出力较多。来访者第二任妻子在拉萨对其多次会见。
2.入狱表现
入狱行为表现:综合来访者自入监以来的改造表现及谈话了解,其入监后,表现一直较好,积极参加劳动,帮助同改。
3.初矫过程
干警对周某进行了心理沙盘游戏。
(为方便记录,以下对话中,咨询师简称“咨”,来访者简称“来”)
咨:有什么可以帮助您的?
来:感觉迷茫。
咨:具体指哪个方向,是将来出狱后对就业感到迷茫还是?
来:也有一点,主要是对人生感到迷茫,感觉人活的很失败,具体也说不清楚。
咨:我建议先做个沙盘游戏,缓解一下您的心情。您听说过沙盘游戏吧。
来:之前听说过,一直没有机会尝试。听别人说,挺好玩的。
咨:相关保密原则清楚不?
来:以前心理健康课上您讲过,我清楚。
咨:你可以走到沙具柜旁,先仔细看看那些沙具,做到心中有底。
来:(走到沙具柜旁仔细的查看)这些都可以摆放吗?
咨: 都可以摆放,还可以造地形。高一寸为山,低一寸为谷,见底后蓝色为水,周边蓝色为天。这里,您可以安心构造自己想象的世界。
沙盘摆放:
沙盘中典型地形是两个土丘,土丘上一个为关着的鸟,一个为房子,沙盘正中间是心形情侣。土丘周边摆满各种人物,右边多神话人物,左边多现实人物。
沙盘左半部分
沙盘右半部分
沙盘分析
(1)
咨:您为什么摆放的这么多人物道具,感觉满满的?
来:我感觉一个人很寂寞,我喜欢热闹的感觉,这么多人感觉不太寂寞了。
咨:生活中也喜欢热闹的活动吗?
来:嗯,喜欢喝酒打牌唱歌。在社会上也喜欢在人群里,一个人不习惯,太孤单了。最喜欢过年庙会,有种特别的感觉,有年的味道,有家的感觉。
咨:自己在家过年多吗?
来:不多,年轻时在外面打工,过年常回不去。2004年母亲去世后,就很少回家,前几年才回去过几次。
咨:为什么不回去,是工作太忙吗?还是回家花销太大?
来:工作再忙也有时间过年啊,机票也没几个钱,别人都回去了,我不想回去。
咨:为什么呢,跟父亲关系不好,还是别的原因?
来:跟父亲关系一般吧,他过去打牌,不顾家。我回去也就是看看,时间不长就走了,每次带着媳妇回去,也挺麻烦的。
咨:现在父亲走老了,是不是特别难过?
来:前妻去年就告诉我住院了,她出的钱,现在老婆在医院帮忙照顾。我知道是早晚的事。
咨:那为什么没请个假,调整心情后再进行劳动改造。
来:我感觉干活可以转移注意力,缓解压力。
咨:我听说,您在干活时,还有说有笑。
来:是的,我不想影响别人,也不想让别人知道。
咨:现在你伪装为正常行为,恰恰是干警感觉最不正常的。有些人见你过度反常,担心你走极端。
来:不会的,我还是挺得住的。您放心,我不会违反监规纪律的。
咨:遇到家人去世,大家都会难过的。您这种强装欢笑,而实际内心很难受的方式,我能理解。但是这样会很伤身体的,这种压抑需要发泄出来。我理解您的顾虑,您可以私下找我,在发泄室进行发泄,或者找我聊聊天,缓解一下郁闷的心情。
来:好的,谢谢您,我也想多和您聊聊。
(2)
咨:沙盘中间有一对有爱心光环的情侣,您对此有什么想法?
来:我希望自己有个美好幸福的婚姻,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
咨:对自己婚姻感觉不满意吗,刚才你说有前妻?
来:是的,离过婚。
咨:跟前妻有孩子吗,回去过年老婆会跟原先孩子有不能避免的尴尬吗?
来:孩子是有,跟着他妈呢,但是别人肯定有些风言风语。
咨:前妻在哪呢?既然有孩子,跟你还有联系吧?
来:(沉默)…哪个前妻,有两个前妻,都有一个孩子,孩子都跟着他妈。
咨:现在这老婆有没有孩子?
来:也有一个,跟着他妈呢。
咨:能说一下两次都为什么离婚吗?
来:可以。第一次在2000年左右,地区上打工的时候,找了个藏族公务员。当时她爸还是县里的领导,我就图过个安稳日子。后来俩人生活习惯还是合不来,就分了,孩子归她。
咨:完全是生活习惯的原因吗?
来:也不全是,那时候年轻,在她爸的帮助下,开了个店,生意还不错,一年挣了个五、六万,相当于别人几年工资收入了。一有钱,自己又喜欢玩,就有点控制不住自己,出去找人,后来被发现,离婚了。
咨:第二次婚姻呢?
来:第二任老婆是做生意的,比较大方。自己应酬的时候,有时缺点钱,不用开口老婆都会主动帮一下。她感觉我这人会来事,两人感觉都还不错。
咨:那为什么会分呢?
来:老婆这人不会做饭,俩人生活在一起没有烟火味,一点家的感觉没有。来了个朋友,她每次帮忙招待,直接出钱出去吃,有时真心的朋友不能出去吃,在家哪怕炒一两个家常菜,也有招待真心朋友的感觉。另外,在她跟前,有时感觉没有那种男人的地位,心理还是有些不舒服。
咨:第三个老婆呢?
来:这个她是来拉萨旅游的时候,朋友介绍认识的。九零后的小姑娘,她家庭条件不错,人也挺持家,一个月给她零花钱都花不完。就是年龄有点差距大,多少还有些代沟,内心深处没有那种同龄人互相扶持的感觉,只能是自己照顾她,毕竟自己比她大这么多。
咨:没有离婚吧?
来:还没有离婚,我俩有一个小孩。(坐牢)进来的时候刚怀上,给生了下来。
咨:发现自己没有:每次婚姻中,老婆都有自己喜欢的一面,也有自己不喜欢的缺点,人都不是完美的。
来:这个是,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
咨:那为什么每次自己在婚姻中,承受不了对方的缺点呢?第一次是自己盲目结婚,年轻无知,那后面婚姻为什么还出了问题?婚姻中,既要享受对方的优点,也有承受对方的不足,这是一体的。造成这种的原因有这么几种可能:一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知道自己不能接受什么;二是随着自身变化,你对老婆的要求也在变化。那么关键的问题是自己对自己认识不清楚。
来:(沉默)…我自己对这些没想过这么多,也确实是认识不清楚。我会好好想想,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
(3)
咨:沙盘中有两个土丘,一边是笼中鸟,一边是房子,您感觉代表什么?
来:鸟代表自己吧,自己坐牢了,房子算是代表家庭吧。
咨:那土丘呢?
来:没想过,不知道代表什么,就是这样摆出来的。
咨:土丘很多时候代表坟墓,上面您摆了自己和家庭。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来:我现在很迷茫,我坐牢了,这辈子毁了,父母也都走了,家也没有了,我感觉很难受,非常迷茫。
咨:您的心情我能理解,我自己也有过这种经历,亲人去世真心不好受。尽管父母都走了,至少现在还有老婆孩子,还有自己的小家庭,对自己要求有信心。
来:这也不好说啊,自己坐牢了,估计父亲丧事处理完,老婆有可能来离婚,毕竟她还小,不到30岁。
咨:那你想过各种可能吗?能接受出现不好的结果吗?
来:想过一些,自己能理解,毕竟都是人。
(4)
咨:你离婚后,痛苦不痛苦,为什么还结婚?
来:(沉默)…其实我这种人有没有老婆都无所谓,主要是为了过年带回去,让老人安心。为了满足这么一个小小的愿望,我付出这么多。
咨:结婚就是为了过年带回去,给老人安心,还是为了给自己一个面子?
来:(沉默)…都有吧。
咨:生活中考虑别人的感受是很正常的事情,您结婚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给老人一个安心,这挺不容易的,您真是孝顺啊!您过去对父亲比较仇恨,也不想带着老婆回家过年,又说是为了家人才去结婚,您对父亲是一种什么感觉呢?
来:(沉默)…这个事情很矛盾,不好说,对父亲算是又爱又恨吧。
咨:您也有孩子,您感觉孩子对你会是一种什么感觉?
来:(沉默)…会恨我吧,毕竟没有父亲的陪伴。
咨:现在这个结果,即使没坐牢,你感觉怎么样?
来:感觉人生彻底的失败。作为男人,40多岁一无所有还坐牢;作为儿子,对父母孝顺不够,且目前父母均已去世;作为丈夫,只接受妻子优点,难以忍受妻子缺点,经常出轨,并数次离婚,三任妻子均受其所害;作为父亲,未对孩子任何关爱,三个孩子估计恨其一生。
咨:那么您意识到自己造成的后果了,您是否意识到自己哪里出错了,造成的这种局面。
来:法律意识淡薄,自己又爱玩,就这么多吧。
咨:这只是现实层面,心理上讲,您的自尊心有点重,过于爱好面子,结婚也好、离婚也好,包括为什么坐牢进来,太多都是因为自己的面子,甚至父亲去世后,自己能否正常发泄都是自己考虑面子问题。人不仅要重视面子,也要重视里子。自己现在儿子、丈夫、父亲,各方面都没有做好,自己肯定有原因。
来:(沉默)…这个确实是,我确实太好面子了。
咨:自己只有协调好一时的面子与里子,明白哪些是自己想得到,哪些是自己无力承受的。有时牺牲一时的面子,换来终身受用的里子,也是合情合理的。
来:谢谢您的指导,我会好好反思自己的。
通过分析来访者的作品,发现来访者内心自私心理较重,自尊心较强,有一定的面具人格。
4.矫治难点
(1)认知因素:来访者自私心理较重,看问题多看到有利于自己的一面,对不利于自己的一面思考较少。另外家庭亲情观念较为淡薄,婚姻观念极度开放。
(2)性格因素:由于家庭环境影响,来访者身上有独生子自私的一面,同时性格乐观,看到问题多有利于自己的一面,难以客观全面看待问题。
(3)心理因素:来访者性格属于外向,易合群,具有一定讨好型人格因素,社会交往中夹带人格面具,长期压抑自己内心的世界。
5.矫治方案
鉴于以上的分析,结合来访者现实改造情况,分监区迅速组织干警全权负责对其管理。同时,制定详细矫治方案,让其尽快放下包袱,早日投入到正常的改造中去。
(1)进行心理疏导,发泄父亲去世带来的抑郁。教育专职干警进行沙盘游戏、跟踪谈话、安排其发泄室进行发泄等方式,有效将其内心真实的感情流露出来,将长期的焦虑与抑郁释放出来。
(2)营造良好的改造氛围。利用罪犯互监小组积极改造的力量为其提供生活上的帮助,多陪伴,多观察,在其出现轻度反常行为时保持正常态度,使其合理发泄感情;在其出现中高度异常行为时,上报干警,避免起出现过激的行为。
(3)加强亲情帮教。利用接见等事情,正确处理好父亲去世的后续事宜,鼓励其积极改造,重新做人。
(5)做好心理矫治和阶段评估。矫治过程中,对来访者不断进行反复、个性化和针对性的教育,强化在教育过程中的耐心、恒心、细心,了解其每一段的思想动态与心理变化,及时做好情绪疏导和行为管控工作。针对性的开展管理与教育,将每一过程作为一个单体小项目思考,阶段性进行教育管理效果的评估,适时调整对其教育管理策略。同时专职干警同分管干警根据来访者实际改造情况制定刑期规划,帮助改造树立改造目标和生活自信。
6.预期矫治目标
(1)缓解来访者目前抑郁的情绪。由于来访者外向乐观,善于伪装等原因,使其不能有效发泄不良情绪,容易出现胡思乱想,进而因内心孤独无依出现自杀自伤自残行为。经过矫治,最重要的是让来访者抑郁的情绪得到释放,接纳客观现实和自我的状态,积极的参与分监区各项活动中来。
(2)树立改造目标及生活自信。通过心理疏导,使来访者认清现实,通过积极学习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为刑满释放做好充分的准备,从而促进来访者改造。
(3)掌握自我减压知识。通过心理疏导促进来访者在缓解情绪的同时掌握心理学相关知识并将之运用到服刑改造中来,为顺利改造打下坚实基础。
(4)正确处理家庭关系。由于来访者家庭关系复杂混乱,多个家庭需要沟通处理,来访者需面对现实,认清自我,梳理清楚自己和3个老婆、3个孩子的关系,以及自己将来出狱后如何面对家人。特别是当前老婆在近期高概率出现与其离婚的问题,需要自己思考与处理。
【教育改造成效】
自4月初到5月末,监狱民警多次心理疏导,在监狱干警的鼓励及帮助下,来访者教育改造成效显著。
首先,对自己原生家庭问题产生了新的认识,理解了父亲的过失,化解了对父亲的仇恨,缓解了抑郁的心理,行为方式和感情表达趋于正常化,降低了自杀等极端方式出现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