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服务首页
司法行政人员首页
欢迎您访问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
首页 > 西藏未成年犯管教所服刑人员斯某教育改造案

西藏未成年犯管教所服刑人员斯某教育改造案

分享
案例内容
【罪犯基本情况】

服刑人员斯某,今年19岁,2016年1月17日因故意伤害罪被捕,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三个月,同年11月11日在西藏未成年犯管教所服刑,2017年4月16日刑满释放。2017年7月21日,又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2018年2月12日在西藏未成年犯管教所服刑。

【罪犯教育改造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1.两次入监表现

斯某第一次在未管所十个月的服刑期间里,在各方面表现很平常,无违反违纪事件,也无突出奖励表现。因为时间短,主管干警及教育科各教师的细心教导并不能很有效的感化他罪恶的心灵。后来斯某自己回忆这段经历时说道:第一次进监狱时没有感到后悔,反而觉得自己进了监狱很牛逼,整天混刑度日,在队长面前装作很听话的样子,内心深处却没想过好好改造,一天到晚想着以往灯红酒绿的地方,想着那些狐朋狗友。正因为如此,在他纸醉金迷的生活方式和他所谓的兄弟情谊的错误思想观念加上在未管所服刑期间干警也缺乏针对性的教育改造及出狱后缺乏家庭对他的关爱、重视和教育引导,从而又一次走上了违法犯罪的老路。

当他第二次走进未管所时,他的到来对未管所上至所长,下至教育干警,都是愤怒中夹杂着羞愧,因为他的第二次出现,使得未管所罪犯教育改造中的问题和短板逐步显露出来,教育改造的方式方法有待提高。同时也相信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的道理,在所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教育改造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开展对斯某的真正意义上的改造工作。

2.“二进宫”分析

首先,对他二进宫进行全面分析。刚进来几十天的时间,询问他出监后的情况,能够反映出斯某主观错误的意识,社会上的不良因素深深影响着他的思维方式,其次就是家里他爸爸因为工作原因等未能照顾他,只是给他每天三百元的零花钱,从小家境优越的他在外面也出手阔气,之后他觉得零花钱根本不够用而去偷车开两天就低价卖给他人,换取自己玩耍的经费。对他的这些行为,未管所二级心理咨询师、教育科科长为他专门作心理辅导,从人性的贪婪观念及其严重性,耐心、细致的进行正确人生观念的灌输,慢慢他也能自我反思,开始有了愧疚感。

3.思想教育、亲情感化

其次,管区主管干警及管区领导对他谈心,从父母亲情方面进行交流,教育他:“人如果连自己父母都不能报答,那还能指望他对别人能够更加关心?”有两次接见时他父亲因为工作上的事而未能来见他,为此他的情绪很低落,主管干警及时对他做了思想工作,并申请所领导安排零星接见,打电话联系向他父亲说明此次接见对他在服刑改造的重要性,单独接见时他自己心里也明白干警们的良苦用心,并结合着对自己的关心和教育引导,和他父亲也成熟地交流起来,他父亲看到昔日的儿子长大成人,明白道理时很是欣慰。

从那时起他和父亲的关系也是好了很多,之后的每一次接见都能按时过来看他,而且一如既往的教育他,这在斯某平时的改造中有了很大的动力,也打通了心灵这层纸。而且他自己的汉语文基础很好,在未管所罪犯中开展的演讲比赛中,他的内容、词语表达等都透露出他内心的真实改造动力,也赢得了罪犯和干警的一致好评,获得了第一名。后来他仰慕管区一位干警的汉语字体,并让干警为他指导和自己的不断努力练习,现在他的汉语字体和他学习的干警字体相媲美,每次板报也都由他自己书写。

4.出监教育

同时在他即将出狱的这段时间里,管区和教育科甚至关心他的每一位干警也一直教育他不要重蹈覆辙,出监后不要放纵自己,一定找一个工作,让自己踏实下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一个合格公民。也要劝导他爸爸回到家里多陪陪他,让他适应现在的社会环境,多教育、多引导,面对社会的很多诱惑经得起考验,绽放出他本应有的激情和奋进。

【教育改造成效】

在教育干警的耐心教育引导下,他的礼节礼貌上相比之前有了很大进步,处理人际关系上也学到了很多,变得谦虚恭敬,为人诚实、乐于助人、团结同改、积极进取,经管区会议同意和信任,让他担任大组长。同时也获得两次所里组织我的全体罪犯宪法征文比赛的第一名,罪犯积分考核表扬两次,年终罪犯改造进步奖一次等。

现即将再次出狱的他在与干警谈话时说道:“以前从来不想自己的问题,总是抱怨他人,警官们一次又一次与我促膝长谈,教导我走上正确的路,终于发现的自己的问题,这里的警官很信任我,让我当组长、入监组组长、大组长,点滴中感受到了温暖,如今我已蜕变,面对警官们的期望和家里的希望,我一定不会辜负,出监后一定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

您的满意度: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您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