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犯杨某某攻坚转化
案例内容
【罪犯基本情况】
罪犯杨某某,男,31岁,初中文化,黑龙江省北安市人,因犯故意杀人、抢劫、强奸、盗窃罪被判处死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2010年入狱,余刑17年11个月。
杨某某思想十分偏执,性格孤僻,心理阴暗,脾气暴躁,自暴自弃,犯群关系较差,犯罪恶习较深,报复心较强,改造难度极大。杨某某在服刑期间,曾因寻衅滋事、无故不参加劳动、经常脱离互监组、多次携带违禁品、不服从管理等违纪行为,多次受到严管集训等处理,甚至在严管期间仍然拒不反醒,拒不接受教育,甚至采取自残、绝食方式抗拒改造,是监狱、监区出了名的反改造尖子,一度成为所在监区的重点管理对象,多次被调换监区,先后在四个押犯监区关押改造。特别是2012年下半年以来,杨某某从逃避劳动、抗拒管理发展到装疯卖傻,经常故意谩骂挑衅他犯,暴力倾向突出,在监区干警和罪犯中面前表现出精神状态恍惚,不与他人交流,眼神游离,经常自言自语,不参加劳动,故意在劳动现场用手指触摸灯管电线,还经常脱离监区干警视线活动,用手比作手枪挑衅监区干警,冲着监区干警“做鬼脸”,不按时吃饭,体重锐减了几十斤,在监区制造自己已经成为精神病的假象。尽管所在监区多次进行教育,但杨某某依然态度恶劣,冥顽不化,视监规纪律于不顾,在违纪抗改道路上越走越远。
【罪犯教育改造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一、精准研判,有的放矢
针对杨某某这块难啃的硬骨头,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了解之后,攻坚转化小组多次联系杨某某家属,共同分析杨某某的成长史、生活史、犯罪史,共同研究杨某某的性格类型、心理状态、抗改动机,认为造成杨某某屡犯监规、破罐子破摔原因如下:一是杨某某性格特点所致。杨某某自我意识强,心理不成熟,内心承受力脆弱,看待问题偏激,遭遇挫折容易颓废消沉,容易产生冲动和极端行为,改造的愿望越来越注重实用性和功利性。二是杨某某改造信心不足。杨某某刑期长,思想压力大,劳动能力弱,减刑无望,信心不足。三是杨某某投机改造心理严重。虽入狱服刑几年,但对监狱的监禁生活和严格管理不适应,在改造上总想走捷径,不劳而获思想严重。四是身患疾病,使其对生活、改造心灰意冷。五是杨某某负罪感严重。由于家庭压力大,既担心家人,又觉得愧对他们,恨自己不争气,在这种爱与恨中,心理变得极其敏感、多疑、逆反。
二、精准会诊,对症下药
治本安全观要求我们凸显监狱工作的本质职能,从根本上发挥教育人、改造人、挽救人的优势,使罪犯自觉接受教育改造。
针对杨某某的具体情况,攻坚小组找到了杨某某的“病根”,迅速会诊杨某某改造的症结所在,因此教育转化工作就有了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加快杨某某教育转化,在由所在监区主要领导、包组干警、心理咨询师干警组成的三人攻坚转化小组基础上,分管改造狱领导、狱政部门负责人亲自指导转化工作、直接参与对杨某某的教育转化工作。攻坚转化小组针对杨某某的现实状况,重新调整了教育转化策略,研究制定了专项教育攻坚转化方案,确定了以制管人、以文化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亲励人的攻坚教育思路,确定了五个方面的教育转化策略,一是寻本溯源,对症矫正;二是循序渐进,生命施教;三是亲情助力,加快转化;四是情感交流,开启心扉;五是以人为本,激扬善性。
三、精准施教,攻心为上
治本安全观的目的是治本,这就要求我们在改造罪犯过程中运用好各种手段解决好罪犯的思想认识问题、不良心理问题和面临的实际问题,真正达到转变罪犯思想,矫正罪犯不良恶习和行为。我们从五个方面着手促进杨某某的转化。
首先,建立良好的警犯信任关系。这是开展精准施教的前提。杨某某因装疯卖傻,甚至在严管集训期间绝食抗改,不睡觉,身体消瘦,极度虚弱,原本体重近140斤的他几年下来已经瘦得只剩下100斤左右。后经监狱医院诊断为血红蛋白低,小便失禁,心律失常。对此,监区在杨某某住院期间每天送去3袋豆奶并在节假日等时间送去营养品,监狱医院每日用医用蛋白帮助杨某某恢复身体。经过所在监区和医院的长期努力,目前杨某某的身体基本恢复正常,体重增加至130多斤。与此同时,攻坚小组成员适时与其个别谈话,并解决杨某某生活中遇到的小问题,慢慢地杨某某从心里上感受到监狱干警的关怀和温暖,慢慢卸下了戒备和对抗心理,逐步与监狱干警建立了信任关系。
其次,营造相对宽松、有利改造的服刑环境。这是开展精准施教的保障。由于杨某某平时不与他犯交流,对他犯不信任,与他犯关系紧张。为此,攻坚小组调整其所在的小组,并安排其与另外两名改造积极、能正确处理好同犯间关系的罪犯结成心理互助组。同时,要求小组罪犯与其交流沟通时要尽量避开家庭、亲人、他犯对他的看法等敏感话题,要求心理互助组两名罪犯以“减压”为主对他进行引导、以实例开导他,在生活上给予他帮助,让其感受到同犯之间的正常关系,让其逐渐适应监狱的监禁生活和严格管理,要求将与杨某某的交流内容、现实表现、心理变化及时向攻坚小组汇报。一段时间以来,杨某某的自卑、焦虑、抵触、对抗的情绪得到有效缓解,与干警和同犯的沟通也变得较为顺畅,攻坚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再次,发挥个别教育的灵活性和针对性。这是开展精准施教的重点。为巩固初步转化成果,攻坚小组趁热打铁,专门组织了心理疏导式、情感启发式的谈话教育。明确告知杨某某“现在到了新的环境就是‘新的开始’,不管你的过往如何,监狱、监区看重的是你在未来改造之路上的表现。”由此劝导杨某某放下思想负担、抛弃自卑逆反心理,并对杨某某改造上的点滴进步如主动打扫卫生、主动找干警谈想法等等,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进一步帮其树立改造信心。同时,以生命教育为突破口,通过情感交流进行感化,结合杨某某的思想、心理及行为特征从生命价值、生命意义、生命逆境、生存能力等施教,教育杨某某认识到“生存就是责任,活着就是希望”,引导杨某某增强生命意识,有效消解了杨某某隐性自杀意念。
此外,抓住时机引入亲情感化。这是开展精准施教的有利推手。针对多轮谈话教育下来,杨某某思想认识上有了一定程度转变,改造态度有所好转,在此情况下,攻坚小组抓住时机,利用节假日等时机,组织杨某某多名家属入狱进行亲情帮教,通过亲人面对面的感化,使杨某某切身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父母的牵挂和监狱干警对其不抛弃、不放弃的决心和辛苦付出,使其重新燃起接受改造、早日回归社会的愿望。为防止问题反弹,攻坚小组持续与其家属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交流杨某某改造表现,共同肯定杨某某改造上的点滴进步,不断巩固杨某某的前期转化效果。
最后,引导其正视并改正错误。这是开展精准施教的关键一环。攻坚小组认真倾听其心声,适时给予慰籍,不仅谈思想、谈监规,而且讲道理、讲出路,使杨某某受到较大的触动,促使杨某某认清抗改危害,放下思想包袱,轻装前进。根据杨某某的现实表现,经过商榷后,攻坚小组认为可以适当揭开疮疤,让杨某某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的抗改行为所带来的严重危害和后果。
【教育改造成效】
经过攻坚小组的教育转化工作后,当重新提及杨某某近几年来不服从管理、装疯卖傻、绝食自残等抗改行为时,杨某某十分懊悔,含泪坦言:“如果当时没有干警及时制止,就再也见不到亲人、见不到‘第二天的太阳’了;如果当时没有干警耐心教导,我还要继续装疯卖傻下去,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和家人团聚;我能得到干警的真情关心、帮助,心里十分感动,是你们挽救了我,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一定踏实改造、服从管理。”
杨某某从几年前装疯卖傻、抗拒改造到目前放弃抗改立场,放弃装疯卖傻行为,接受监区管理,逐渐恢复到正常人的身体状态和改造状态,是保定监狱干警锲而不舍、用心感化的结果,是深入践行治本安全观的生动体现。虽然,杨某某在监区日常改造中也存在违反服刑人员行为规范行为而被扣分、再教育,但从总体上看杨某某改造趋于平稳。
近日,为感谢保定监狱干警几年来为教育转化罪犯杨某某所作出的艰苦努力和辛苦付出,杨某某家属特意为保定监狱曾经教育帮助过他的多名干警赠送了“厚德载物 正大光明”的锦旗,表达了家属难以言表的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