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服务首页
司法行政人员首页
欢迎您访问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
首页 > 谁偷走了我的睡眠——一例因改造环境不适高度焦虑的个案报告

谁偷走了我的睡眠——一例因改造环境不适高度焦虑的个案报告

分享
案例内容
【罪犯基本情况】

(一)基本信息

王某某,1980年生,中专文化,安徽人, 因非法行医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 2016年入监服刑。无前科,无重大躯体疾病史,无家庭精神病史。

咨询师经面谈了解到王某某毕业于某学校,在整个上学阶段为人忠厚老实,个性内向不主动和人交流。父亲是名乡村教师,好读书,自学周易、中药针灸等书籍,对王某某自小要求较严格,想要其从医。王某某中专毕业后就在当地开个私人诊所,但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证书。与妻子是别人介绍的,对其感情较好,有一个儿子。

(二)心理行为表现。

1.主诉

入监后思想压力较大,考虑问题较多,主要来自家庭、改造环境适应、人际关系等,有时候多梦,感觉自己要被掏空,焦虑、压抑和莫名的恐惧感。

2.他人观察或反映。

咨询师的观察:王某某进入咨询室时,衣着整齐,举止得体,眼睛布满血丝,精神状态不佳较疲劳,较压抑自己,愁容满面,忐忑不安。说话时思维较清晰,语速较缓慢,情绪较低迷。

民警和同犯观察:王某某入监后,较胆小怕事,夜间多次失眠,与人较少交流,劳动时注意力不集中。

3.心理测试结果和诊断。

利用COPA-PI心理测试软件对王犯个性测试结果如下:

指标维度

标准分

解释

P1:外倾

37

人格比较趋于内向,偏好安静和独处,不太合群。

P5:波动

57

情绪比较波动易变,起伏不定。面对现实中的困难和挫折时比较欠沉着、冷静。情绪较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情绪反应起伏波动较大,不太容易恢复平静。

P8:自卑

58

有较强的自卑感,对自己的能力和表现没有足够的信心。做事比较容易动摇或半途而废。与人相比常常感到自愧不如。众人面前表现不太自认。关键时候比较容易紧张退缩,发挥失常。

P9:焦虑

59

焦虑感较强。倾向于忧虑抑郁,忧心忡忡。对自己的将来或前途缺乏信心,沮丧悲观。缺乏安全感,思想包袱较大。有时焦虑不安,患得患失,心身疲乏,伴有失眠、噩梦、恐怖等现象,比较容易出现自伤、自残、自杀都能不够理智的行为

测试反映出他个性内向,易情绪波动多变,有较强自卑感,焦虑感强,遇事倾向于忧心忡忡。该王某某在精神状态上情绪不稳定,痛苦、压抑、胡思乱想;身体上乏力,失眠;对自己改造的事,如监狱环境适应与面对10年刑期如何度过等事情过于关心,思家念亲。根据对临床资料的收集整理,该王某某智力水平正常,个性稳定,近期因自身性格原因,面对新的环境不能适应,而表现出强烈的心理反应,害怕与同犯和警官的交流,反应强度未严重影响思维逻辑,社会功能影响不大,自知力完整,能配合咨询师想改变目前的现状,可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罪犯教育改造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一)咨询方案的制定

该案例通过会谈,了解基本情况后做出诊断,制定矫治方案。具体方案如下:

1、咨询时间:咨询时间间隔为一月,每次50分钟。共六次咨询,还包括咨询期间及时向民警、他犯、王某某的回访,以巩固咨询效果。

2、近期目标:舒缓王某某的焦虑情绪,调整睡眠,有效控制、调节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从而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和服刑改造。

3、远期目标:促进心理健康水平提高,达到人格完整。

4、咨询方法:运以认知行为疗法为主、沙盘游戏疗法相结合技术改变王某某焦虑情绪,形成正确的认知系统,消除症状,改善其睡眠质量。

(二)咨询过程。

(1)咨询过程大体分为建立咨询关系、诊断与评估、领悟与修通、结束与巩固四个方面。

(2)具体咨询过程

①建立咨询关系(第一次)

任务:了解基本情况、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确定主要问题,探寻改变意愿、进行咨询分析。

过程:咨询师调阅王某某的罪犯档案和心理健康档案,搜集民警和同犯对其入监后的改造表现,初步预判其寻求心理咨询的真实意图。用真诚的态度接待王某某,认真倾听王某某的烦恼并适当表达共情,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

咨询师:“你好,请问我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吗?”

王某某:“我来第十监区有一个多月了,夜里老是睡不好较,两点醒来后就无法再入睡了,感到很苦恼,求你帮帮我。”

咨询师:“感谢你对我的信任,我会尽我的能力帮助你。最近你在改造中遇到什么困难吗?比如说家庭、现实改造、人际关系方面,能讲的具体些吗?”

王某某:“这些方面我都有,我担心自己笨完不成生产任务,担心母亲和儿子,担心自己刑期长,想很多事,害怕处理不好人际关系。”

初步确定王某某的关键点是因环境不适应导致过度焦虑和担心。与王某某协商制定咨询目标和方案。布置家庭作业:让王某某将自己入监后每日改造情况以记日记方式记录下来

②诊断与评估

对王某某进行COPA-PI人格测试,依据症状表现和时间长短,评估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诊断王某某属于那种类型的心理问题。

③领悟与修通(第二至五次)

让王某某回忆他个人成长的经历,理解自己产生焦虑情绪的原因。咨询师已布置家庭作业和以沙盘游戏的方式探寻焦虑背后的原因,经过3个多月的咨询,王某某终于自己领悟到自己一些不合理的认知是造成自己产生焦虑情绪的主要原因。

从王某某记录的改造生活日记来看,他担心主要问题由完不成生产任务、与他人的人际关系相处、刑事奖励政策不确定性组成。

咨询师:“从你的日记记载内容来看,记得最多的是生产压力大,并由此产生了与警官和同犯关系处理、家里人怎么看你、减刑假释等问题,对吗?”

王某某:“是啊,我手笨脑子笨反应不快,我压力好大,我恨自己怎么无用?”

咨询师:“我能看出你内心的痛苦,你为什么说自己无用呢?是不是有人评价过你无用呢?”

王某某:(沉默)“……我父亲曾这样评价过我,在自己30岁时候父亲因在自家宅基地盖房子挡住了村支书家的风水,导致与村支书发生纠纷,父亲将此事写信给市局领导,因村支书家中有关系未果,父亲抑郁而死,说我无用,我一直对这事耿耿于怀,现在我又进了监狱,哎!父亲说的对我真的无用。”

咨询师针对其当时的心理状态,安排王某某第一次摆沙盘。王某某摆放了一组人物和建筑,人物中有医生、一个沉思中的男人,一位父亲带着孩子,一家医院和一排木桩,反应出其自己的三个角色,医生、孤独的男人,一位父亲,医生也代表咨询师,内心渴望得到帮助。

咨询师:“这里有同犯和警官评价过你无用吗?”

王某某:“没有这样说我,都鼓励我慢慢学习缝纫技巧,警官和线长也没怎么责怪我,有时确实是自己没干好。”

咨询师:“那为啥你还这样担心和焦虑呢?有没有其他什么原因?”

王某某:“是不是我过于敏感了,想多了?”

咨询师:“这种敏感的心态,根源是来自外界对你的评价还是你自己的评价,想一想?”

王某某:(沉思)“……现在想想,还真是自己有点想多了,想细了。”

两个月后做了第二次沙盘,第二次沙盘命名为“宁静的港湾”,由房子、树、草坪、亭子、船筏、狗、一个小男孩、木桩、一个看书的男子组成,整个画面较第一次沙盘宁静了许多。

④结束与巩固 (第六次)

与王某某回顾六个月来咨询的进程,总结他所取得进步,肯定他所付出的努力,以及改变生活的能力,提出今后发展的目标。做了最后一次沙盘,命名为“渴望团聚”,由房子、一位妇女、一个小男孩、树和草坪组成,画面和谐了很多,平静了很多,并渴望与家人团聚。

【教育改造成效】

(一)咨询效果评估

(1)王某某自我评估

与咨询师进行交流时说:“通过心理咨询,使自己认识了到曾经的我因过分焦虑引起害怕,现在的我意识到是自己某些认识上的误区产生了不必要的焦虑,谢谢你对我的引导。”

(2)咨询师的评估

经过心理咨询后王某某在心态上有较大进步,情绪稳定,睡眠良好,相信以后王某某的心理承受力相应提高。

(3)监区民警和室友的评估

监区民警反映来访者现在情绪正常,能与同犯主动交流,不在向以前那样紧张和焦虑了。

室友反映,王某某经过咨询后,不在向以前那样过分焦虑和担心了,面对今后的改造生活充满了信心。

(二)个案感悟。

1、做好入监评估工作,该王某某是心理咨询师在入监评估中发现个性上有严重的焦虑倾向,并建议监区作为重点关注对象。

2、咨询师要有耐心、细心、真心,用心去矫治王某某,用真诚去帮助和感化他们。

3、心理矫治工作需监区民警积极配合。

您的满意度: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您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