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服务首页
司法行政人员首页
欢迎您访问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
首页 > 罪犯孟某的矫治个案

罪犯孟某的矫治个案

分享
案例内容
【罪犯基本情况】

罪犯孟某,男,1985年9月出生,山东人,小学文化程度。2012年11月13日因故意杀人罪、盗窃罪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并处限制减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该犯于2012年11月28日送入山东省某监狱服刑,2015年1月14日调入山东省邹城监狱;结合其犯罪情况,经监区罪犯危险性评估小组和监狱罪犯危险性评估中心评估,该犯有一定暴力倾向,且该犯为杀亲罪犯,人性冷漠,犯罪手段残忍,调狱后对监狱环境、管理不适应,改造压力较大,加上限制减刑,罪重刑长,2015年4月20日被监狱定为危险犯,监区设为攻坚教育对象进行教育转化。

【罪犯教育改造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1.犯因分析

(1)家庭背景:孟犯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该犯年幼时家境贫寒,父亲是一名乡村红白喜事的唢呐手,母亲在家带着其和哥哥务农;该犯小学毕业后即辍学到一个民间乐队学习笙箫,父母平时对其疏于管教,忽略了对其的成长教育。

(2)社会背景:该犯在其21岁时发生一场意外车祸,无法继续从事民乐营生,后开出租。2010年8月因盗窃罪被拘役三个月,释放后居无定所,偶尔做点小生意为生,在此期间因一次偶然搭讪认识了其女友,亦即受害者,相处一段时间后,该犯难以容忍女友的一些小毛病,与女友关系时好时坏,常因一些琐事争吵,终于在2011年3月15日,该犯控制不住掐死女友后抛尸河中,后被公安机关逮捕,并查出了其2011年2月间盗窃的事实。

2.入监改造表现

孟犯于2015年1月14日调狱服刑后,对监狱环境不适应。后主管警察多次对其谈话教育,逐步了解到了该犯不适应管理的真正原因及想法。

(1)环境原因:孟犯性格冲动,加上监狱里人多嘴杂,环境压抑,他担心调狱后考核拿不到原来的待遇,担心来到新的环境别的罪犯欺负他,甚至不能减刑。

(2)家庭原因:该犯比较挂念母亲,特别是在一次电话中得知其母亲贫血,担心调狱后离家较远,接见和亲情帮教不方便,想借此引起干警重视。

(3)政策原因:监狱管理制度趋向严格化,该犯感觉监狱管理收严了。

3.心理测量分析

入监时对其进行了心理测试,SCL-90量表中,敌对因子分为3.17,远高于社会常模水平,有再次行凶的可能;EPQ量表中,结合E(内外向)和N(神经质)的得分,该犯性格类型为粘液质,属稳定内向型人格,虽然容易有行凶可能,但经过合适的教育和引导,能有效降低甚至避免发生冲突的可能。

4.教育矫治和转化的难点

(1)矫治难点:由于该犯小学文化,对法律知识的匮乏和家庭教育的缺失,但较长时间的社会经历使该犯对人和事自认为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一时难以扭转该犯自己的看法,如何让其正确、快速地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和是非观是教育矫治的难点;需要在教育矫治过程中保持耐心和细致,对价值观、世界观要多采用深入浅出的理论和直观鲜明的案例进行综合矫治。

(2)转化难点:改造表现的好坏反复是转化的难点。由于该犯成长经历,缺乏父母关爱,导致该犯处理问题简单粗暴,叛逆心理较强,性格冲动,爱钻牛角尖,事事以我为中心,在教育过程中,会出现情绪抵触和行为抵触,甚至会表现出凶悍、无理取闹的过激行为,即便服从管理,也可能会出现反复。

5.矫治和转化方案

鉴于以上分析,并结合罪犯孟某的现实改造表现,警察决定对症下药,从孟犯的担心和顾虑着手,找准该犯的核心关注点,挖掘他的闪光点,进而制定详细的矫治方案,帮助该犯放下包袱,早日适应监狱改造环境,并投入到正常的改造中去。

(1)营造良好的改造氛围。成立限减罪犯兴趣小组,利用集体积极改造的力量,为其提供学习及生活上的帮助,同时结合该犯学过民乐的经历,让其负责监区文艺活动的筹备和节目策划,帮助其重拾兴趣爱好,使其能逐步融入到监区的集体改造生活中去,让积极和谐的改造环境影响其不利的习惯思维和行为,体验集体的温暖,培养良好的行为养成。

(2)对其正面表现加以鼓励。在分监区周检总结会上点名表扬该犯,对其良好的改造势头加以引导;平时在小组自检会上鼓励其积极发言;安排长员对其合理诉求积极进行帮助,必要时及时汇报干警协助解决。

(3)加强亲情帮教。由于其该犯挂念母亲的贫血病情。及时带领其进行亲情电话沟通和及时邮寄书信,必要时积极为其创造亲情接见机会,让亲属积极规劝其服从管理,遵规守纪,积极改造;让家属尽量做好外围配合,适时表态,打消该犯改造的后顾之忧,促其积极改造。

(4)加强分级处遇考核。合理安排劳动,督促其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该犯身体健康,适合从事一线生产,提高该犯的限制减刑分级处遇,表现优异时适时提高劳动补偿标准,培养积极劳动自食其力的习惯,让其对劳动充满希望和信心,走好今后的改造之路。

(5)适时给予人文关怀。与该犯建立良好的感情沟通,对该犯进行感情灌输,平时注意了解其每一阶段的思想动态与心理变化,获取该犯的信任,并及时做好情绪疏导和行为管控工作;多关心其母亲身体状况,让其感觉到政府警官对其关心和照顾。

6.预期矫治目标

(1)树立遵规守纪意识,减少违规违纪现象,增强其自我控制能力和行为规范意识。

(2)尽快适应新的监狱改造生活,早日走上积极改造之路。

(3)成为监区改造文艺骨干,在限减罪犯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教育改造成效】

经过近二年的教育矫治,该犯目前遵守监规纪律,积极参加、筹划监区甚至监狱组织的各项文艺演出,完成包教干警分配的劳动任务,与他犯关系相处较为融洽。他本人也希望通过自己的积极改造,能够早日回归家庭。目前,经监狱危险中心评估,该犯被降为中度危险人物,监区也撤销了攻坚转化对象,通过多次谈话,该犯表示对未来的改造充满信心。

方案带来的启示:教育转化罪犯要抓住罪犯关心的核心关键点,学会换位思考,多关心和关注罪犯的现实问题和心理问题,平时教育不能只是一味的灌输道理和政策,不协助解决罪犯合理的实际问题,不去深入关注罪犯的心理问题,即使短期实现目标也可能是表象的,罪犯的改造也会出现反复;我们在进行改造工作时,一定注意平时与罪犯通过亲情感化、人文关怀等方式建立良好的关系,建立信任感,即使是面对限制减刑罪犯,也要学会挖掘他们的闪光点,肯定他们积极的一面,据此在必要时赋予他们一定的责任和任务,让其感觉自己有一定的使命感和价值感,逐步帮助其建立改造信心,进而达到我们预期想要的教育转化效果。

您的满意度: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您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