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脱口秀引导戒毒人员黄某积极戒治的教育矫治案例

2021-12-16

流行文化 教育矫治

异地籍戒毒人员在强制隔离戒毒期间远离家乡,语言文化不同,生活环境改变,甚至是气温差异过大等因素都会导致其产生较强的孤独感、恐惧感以及悲观消极情绪。通常最直观的表现为独来独往不合群,长期情绪消沉悲观,易燥易怒,对戒治生活有较大的抵触与不适。这种情况严重影响到了其戒治效果,也对场所的安全稳定埋下不小的隐患。那么如何解决、缓解异地籍戒毒人员的思想、情绪不稳的问题便成为戒毒民警亟需面对的问题。

脱口秀是最近几年新兴的一种流行元素,它既不是鸡汤,也不是精神充电桩,而是一种情绪共振的媒介。它的核心不是纯粹为娱乐而娱乐,而是让人换一个意想不到的角度,去思考自己所处的环境,从而更有智慧地去处理问题,为人们充满无力感的生活带来快乐和希望。在这个过程中暂时地脱离现实,享受幽默,宣泄情绪,缓解压力,然后笑着面对生活。在本案例中民警将流行性文化与教育矫治相结合,利用脱口秀文化易引发共鸣、门槛低、接地气、风格愉悦搞笑等特性,来缓异地籍解戒毒人员在戒治过程中出现的压抑、烦躁等消极情绪,以及加强戒毒人员语言沟通能力、社交能力和自我表达能力,以此来激发其戒治的自信心与积极性。

戒毒人员黄某,男,50岁,高中文化程度,患有癫痫。入所之前黄某主要经济来源是参与各类线下脱口秀节目,其妻子也是一名脱口秀演员,夫妻二人在当地脱口秀界也算是小有名气,在某短视频社交软件上也拥有几万名粉丝。后因一次车祸导致头部受创,为了缓解身体上的病痛最终走向了吸毒的不归路。

该戒毒人员于2020年9月17日入所以来,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以及远离家乡对家人的思念、文化语言不通等因素而显得对戒治生活极为的不适应,不愿意与他人交流,每日独来独往,更不愿意参加任何集体活动,整个人表现出一种烦躁不安,惶恐的情绪,总认为其他戒毒人员因他是外地人而故意欺负、针对他。在习艺劳动中经常以自己患有癫痫,身体不适为由拒绝完成劳动任务,并且不止一次在劳动现场、生活宿舍散布消极言论,对于民警的管理表现的非常抵触,多次顶撞值班民警。

【矫治方案】

针对戒毒人员黄某的问题,大队召开队伍会议本着“治病救人,不放弃一人”的宗旨有针对性的对该戒毒人员制定教育矫治计划,具体分为三步:

1.诊断问题,抓住核心。介于戒毒人员黄某思想、情绪偏激等问题,大队民警决定从其兴趣爱好为切入点。在与黄某个别谈话了解到其入所前为一名脱口秀演员,并且在此行业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大队民警鼓励黄某“重操旧业”,建议黄某把其戒治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作为素材进行关于吸毒危害为主题的创作。大队民警更是利用教育日为黄某提供脱口秀表演平台,在舞台上表演的黄某显的格外的激动,其诙谐幽默且接近戒治生活的脱口秀段子更是瞬间吸引起其他戒毒人员的兴趣,欢笑声不绝于耳。有了这一次的成功演出,让黄某的心态发生明显的改变,从消极极端到如今的积极乐观,从之前的独来独往到如今的积极参与集体活动,更是从之前的拒绝劳动到现在的劳动能手。

2.精准施策,巩固成果。在戒毒人员黄某思想、情绪有了明显的改变后,大队民警继续进行有针对性引导。首先联系教育科下载最近较为火的脱口秀节目视频进行组内播放,为其营造出一种轻松娱乐的戒治氛围。其次为黄某提供创作条件,专门为黄某提供一些创作所需要的书籍以及表演时需要的道具,让其戒治生活变得充实。最后每周利用教育日为黄某提供脱口秀表演平台,以及代表大队参加各种文化类活动,让其才能有更好的展示。至此以后黄某不断的进行脱口秀的创作,通过其脱口秀表演不断的为其他戒毒人员带来了欢乐,同时也实现了自我的价值,更是得到了他人的尊重,为黄某的戒治生活打下了好的基础。

3.联系家属,亲情帮扶。经过以上针对性的教育矫治后,戒毒人员黄某的思想、情绪基本趋于稳定。大队民警趁热打铁,主动联系黄某家属,并让黄某家属拍摄一条鼓励黄某的视频以及邮寄一份信件,利用家庭的牵绊来提高黄某戒治的动力。当黄某通过值班室电脑中看到熟悉的面孔后留下了激动的泪水,当场就表示要好好参与戒治,好好戒毒,争取早日回家。大队民警又顺势向黄某明确大队的管教纪律以及要求,逐步增强其的纪律意识,规矩意识以及身份意识,避免其再次犯错。

大部分戒毒人员由于文化水平偏低,认知能力不足,遇到问题容易情绪化、扩大化、冲动化。民警要善于、敢于利用身边流行文化与教育矫治相结合,帮助其建立积极的心态去对待戒治生活。

1.学会发现戒毒人员身上的“闪光点”,有针对性的培养兴趣,深挖特长,充分的利用戒毒人员的兴趣与特长并提供平台展示其才能,让戒毒人员获得成就感,激发戒治的积极性。

2.在利用流行文化时,要选取戒毒人员感兴趣的、容易接受的、接地气的、具有教学意义的教学载体,降低学习难度,这样才能克服戒毒人员普遍学历低,认知低的问题,才能更好的达到教育矫治的目的。

3.在鼓励爱好,支持特长的前提下,更要利用其进行再教育,启发更深层次的思考,逐步改变其思维模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多管齐下,精准把控才能更好的帮助“问题”戒毒人员重拾戒毒信心和决心。


您的满意度: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您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