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模拟法庭、普法宣传
*
中小学生、学生家长
模拟法庭
2022年2月8日
法槌起落,“法声”入耳。为丰富学生们的寒假生活,引导未成年人学法、知法、用法,2月8日,大连市法学会、西岗区文明办、西岗区教育局、西岗区司法局、西岗区普法讲师团联合举办模拟法庭普法宣传活动。
“现在宣布开庭”,随着扮演主审法官的律师一声清脆的法槌声,模拟法庭开庭了。由专业律师们扮演的检察官、法官、代理律师肃然坐于“庭”上,现场来自水仙小学、人民路小学、营城子中心小学,第1中学、第33中学、第34中学的同学们扮演的法官、原告、被告和旁听人员屏气凝神,庄严肃穆。
首先开的是一个刑事庭。未成年人小江父母离异,跟母亲一起生活。去年五月份在自己家居住的5楼向外扔了一个酱油瓶,把楼下邻居一辆私家车挡风玻璃砸坏了。邻居报警,公安机关以“高空抛物罪”立案侦查。经大连市第七人民医院诊断,小江有抑郁症状,检察机关认为小江虽然是未成年人,但小江年满16周岁,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考虑到其有抑郁症,无刑事责任能力,但因小江的母亲未履行监护责任,如果不进行治疗,还可能会危害社会,所以申请对小江强制医疗。扮演检察官的律师宣读完强制医疗申请书之后,大家再也坐不住了,纷纷议论。有的说,小江有抑郁症,应当及时治疗,强制医疗对小江有好处;有的说,小江已经年满16周岁,其高空抛物行为已经构成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有的说检察院是“小题大做”,汽车玻璃砸坏了,小江妈赔钱修就完事了,没有必要公诉到法院;还有学生家长说,小江父母离婚,给小江造成心理压力,小江的母亲应当多陪陪孩子,尽到监护责任。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辩护律师“出庭”为小江辩护,她说:小江经治疗病情好转,其母亲愿意在家陪伴小江,这样有助于小江病情恢复。小江是未成年人,如果强制医疗,会给其身心留下阴影,不利于小江成长,建议法院判决不对小江进行强制医疗。扮演主审法官的律师宣布休庭20分钟,与扮演陪审员的小学生进行案件分析,依照《家庭教育促进法》第四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负责实施家庭教育。现小江的母亲表示愿意承担对小江的家庭教育责任,还承诺赔偿邻居的损失,小江由其母亲看管、教育有利。最终三人一致同意,给小江母亲一个机会,让她好好照顾小江,积极治疗,争取重返社会,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公民。随着一声清脆的法槌声,主审法官宣布恢复开庭,全体起立,当庭宣布:驳回检察机关对小江强制医疗的申请;同时,法庭还作出《家庭教育令》,判决小江母亲要履行家庭教育责任,切实履行监护义务。
随后,模拟法庭又连续开始了宠物狗咬人、双黄线掉头导致未成年人受伤的两个民事案件的审理。最后重头戏是一场“学生欺凌”导致的民事赔偿案件。
小学五年级学生小明、小军在校门口将同班同学小莉推倒,鼻子被撞出血。原来,小明、小军同学在上课时讲话,被小莉制止,二人便合谋放学后给小莉一点教训。二人见小莉满脸是血,也吓坏了,便跑回家。小莉母亲当庭陈述:小莉被送到医院后,鼻子的血已经止住了,医疗费花了100元。但小莉从这次事件后,经常做恶梦,惊醒后全身被汗湿透了,之后又去看心理医生,先后又支出1900元。因此,要求小明、小军的母亲赔偿医疗费2000元,并要求小明、小军在班级里向小莉赠礼道歉。小明的母亲当庭表示自己的孩子错了,向小莉道歉。扮演小军母亲的学生家长则认为,小莉的母亲是“小题大做”,未成年人打闹是非常正常的,而鼻子部位容易出血,简单治疗就行了,生活中多陪伴小莉,慢慢就会好的,没有必要给孩子进行心理医疗,更不应当把作为未成年人的小军起诉到法庭,这样同样会给自己的孩子心里留下阴影。旁听席上的学生和家庭也是议论纷纷。有家长说,咱们小时候这样的事很多,脑袋被打出血的事也非常多,也没有听说去看心理医疗,更没听说起诉到法院;有的中学生说,现在班级里欺负同学的事已经非常少了,但确定会给被欺负的同学心理造成阴影。扮演主审法官的律师宣布休庭20分钟,与扮演陪审员的大连市第一中学学生进行案件分析,三人一致认为:依照《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九条第三款规定,对实施欺凌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应当根据欺凌行为的性质和程度,依法加强管教。对严重的欺凌行为,学校不得隐瞒,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依法处理。小莉的伤害是小明、小军造成的,依照《民法典》1167条、34条的规定,应当由小明、小军的监护人承担赔偿责任。对于小明、小军上课讲话,不听劝阻,对小莉同学打击报复,属于典型的学生欺凌,应当向小莉赠礼道歉,并保证以后再也不欺负同学。随着一声清脆的法槌声,主审法官宣布恢复开庭,全体起立,当庭宣布:小明、小军的母亲共同赔偿小莉的医疗费人民币2000元,判决小明、小军在班主任的监督下,在班级里当众向小莉赔礼道歉。
模拟法庭贴近真实,先后模拟的四个法庭都是发生在中学生身边的真实案例,每个庭审结束后负责点评的两位法官都展示相应的已经生效的判决书。模拟法庭严格依照生效判决来进行,寓教于乐,生动形象,寒假期间给学生们带来学法全新体验,而角色体验也会让学生亲身感受法律的威严。通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诚信意识、规则意识和法治意识已悄然渗透到孩子们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