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服务首页
司法行政人员首页
欢迎您访问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
首页 > 司法鉴定中心对主动脉夹层破裂患者死亡死因进行法医病理鉴定案

司法鉴定中心对主动脉夹层破裂患者死亡死因进行法医病理鉴定案

分享
案例内容
【案情简介】

徐某,女,1971年9月出生。2019年3月15日0时38分,患者徐某因“胸闷3小时”为主诉入住某医院。3月15日7时30分,徐某突然出现意识不清、面色苍白、口唇发绀、抽搐、血氧饱和度监测不出等,经抢救无效于3月15日9时15分死亡。现受某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委托,对徐某进行系统尸体解剖及死因分析。

【鉴定过程】

(一)尸表检查

一般情况:冰冻缓解中年女性尸体,尸长155.0cm,体型中等,发育正常,营养一般。全身呈重度贫血貌,全身皮肤、口唇粘膜以及指、趾甲床苍白。

尸体现象:尸体轻度腐败;尸斑浅淡,分布于项部、腰背部、臀部等未受压部位,指压后均不褪色;未见尸绿形成,未见腐败静脉网形成。

头面部:长发,发最长处16.0cm,发色黑。双眼睑闭合,双侧睑、球结膜苍白,未见明显出血点;双侧角膜中度混浊,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均为0.5cm。鼻骨完整、未见骨折,鼻腔内未见异物。唇、舌未见损伤,口腔内未见异物,唇、颊粘膜及牙龈较苍白,未见溃疡。牙列整齐、未见缺失。双侧耳廓完整、外耳道干燥,未见损伤、出血。下颌正中偏左皮肤见一横行陈旧性瘢痕,大小为1.5cm×0.2cm。

颈项部:颈项部皮肤未见扼、勒、压痕,未见明显损伤、出血;气管居中;双侧颈部触及皮下气肿感,以左侧为著;颈部双侧颌下、左右锁骨上窝、胸骨上窝等均未触及肿块。

躯干及会阴部:胸廓对称,腹部平整。双乳头连线与左腋中线交点处皮肤可见一横行的引流管插管切口,间断缝合三针。下腹部正中脐下6.5cm处皮肤见一纵行陈旧性瘢痕,大小为6.5×0.3cm。成人女性外阴,未见畸形或者异常。

四肢:四肢对称,未见骨折、畸形等;左、右膝关节处皮肤各见一陈旧性瘢痕,大小分别为3.0cm×3.0cm和 1.0cm×0.5cm。

(二)解剖检查

头颅部:分层解剖皮下组织及肌肉检查,头皮未见破裂、出血,颞肌未见明显出血,颅骨表面未见骨折。按常规冠状打开颅腔检查,硬脑膜外、下未见出血,全脑蛛网膜下腔淤血;大脑前、中、后动脉、脑基底动脉环未见血管畸形及破裂出血;颅底未见骨折,脑垂体形态、大小、位置正常。全脑共重1216.4g,大小为15.0cm×12.0cm×8.5cm;切开大脑、小脑及脑干检查,各个切面均未见挫伤、出血,左右侧脑室及其他脑室未见积血。

颈部:分层解剖颈部皮下组织及肌肉检查,均未见挫伤、出血。舌骨、甲状软骨等未见骨折;甲状腺轻度肿大;咽喉轻度水肿,会厌未见损伤;双侧扁桃体未见肿大;咽喉内未见异物阻塞;气管、支气管腔内可见少量血性液体;食管粘膜光滑,未见肿瘤、出血等。

胸腹部:分层解剖皮下组织及肌肉检查,左胸壁外侧第3-4肋间隙对应处可见一横行的引流管插管切口,切口周围皮下及肋间肌见片状出血。按常规打开胸、腹腔检查,腹腔器官均在原位。左侧胸腔见暗红色血性积液及大量凝血块,总量约1000mL;右侧胸腔见少量淡红色积液,量约100mL,未见积血。纵膈左侧可见一个破裂口,破口边缘不整齐,大小为1.0cm×0.5cm,破裂口穿过心包膜直通心包腔;心包腔内可见血液及凝血块,总量约100mL。探查主动脉,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中膜可见一个狭长的动脉夹层,动脉夹层大小为10.0cm×4.0cm×3.0cm。动脉夹层破裂、出血;破裂的内口位于距主动脉瓣环上5.0cm的主动脉弓内膜处,呈横行,长4.0cm;破裂的外口位于距主动脉瓣环上0.8cm的主动脉根部外膜处,呈横行,大小为0.5cm×0.3cm,边缘不整齐。动脉夹层破裂外口开口于心包腔内,血液自夹层外口流入心包腔后致左侧心包膜及纵膈破裂,继发大量血液破入左侧胸腔,致左侧血气胸,并导致左肺受压、萎陷以及胸、颈部皮下气肿。心脏重372.6g(正常成人女性心脏重240.0g-260.0g),大小为13.0cm×10.0cm×7.0cm。心外膜光滑,未见破裂;剪开各心腔检查,各心瓣膜未见粘连、狭窄,测三尖瓣周径12.0cm,肺动脉瓣周径7.5cm,二尖瓣周径9.0cm,主动脉瓣周径6.0m,左心室室壁厚1.2cm,右心室室壁厚0.3cm,室间隔厚1.3cm。左、右冠状动脉开口位置正常,分段切开左、右冠状动脉主干及各主要分支检查,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左旋支及右冠状动脉主干可见粥样斑块形成,管腔呈节段性狭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Ⅱ-Ⅲ级狭窄,左冠状动脉左旋支Ⅰ-Ⅱ级狭窄,右冠状动脉主干Ⅰ级狭窄,未见斑块内出血、溃疡及血栓形成等继发病变。窦房结、房室结区未见挫伤、出血。左肺重213.8g,大小为13.0cm×9.0cm×5.5cm;右肺重598.6g,大小为18.0cm×12.0cm×8.5cm;肺膜表面光滑,未见破裂;切开肺组织检查,左肺萎陷、质地较实,右肺弥漫性出血,以右肺下叶为著,双肺未见血肿或肿瘤等。腹部各器官颜色苍白,呈失血性改变,其余未见异常。盆腔内未见积血和脓性分泌物,子宫体见一大小为8.0cm×4.8cm×4.0cm的平滑肌瘤样肿物;盆腔其余器官未见异常。

(三)组织学检查

各器官实质细胞呈急性缺血缺氧性改变,间质血管、肝窦、脾窦较空虚。

脑:大脑、小脑及脑干蛛网膜下腔血管扩张,部分血管周围见漏出性的红细胞。大脑皮质疏松、水肿,神经元胞体固缩,细胞周围间隙增宽,大部分血管扩张, 血管周围腔隙增宽,部分血管周围见漏出性的红细胞;大脑白质疏松、水肿,未见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小脑分子层神经元细胞水肿,颗粒细胞层疏松,蒲肯野氏细胞突起减少,胞浆嗜酸性染色稍增强。脑干神经元胞体固缩,未见挫伤、出血。

心及心包膜:心外膜血管较空虚,部分区域见红细胞分布,未见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心内膜未见增厚,未见纤维化及炎症细胞浸润;心肌间质血管较空虚,部分区域见红细胞分布,未见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心肌纤维普遍肥大,部分心肌纤维断裂或呈波浪状改变。窦房结、房室结未见肿瘤、出血、炎症等病变。冠状动脉内膜见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斑块内可见泡沫细胞和胆固醇结晶,未见斑块内出血、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等继发病变;冠状动脉管腔节段性狭窄,程度为Ⅰ-Ⅲ级。心包膜破裂处可见大量红细胞分布,未见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

主动脉夹层:夹层及其破口处的中膜及外膜可见大量红细胞分布;夹层破裂处中膜变薄,中膜弹力纤维数量减少并可见粘液样变性,灶性区域见坏死及炎细胞浸润。

颈部器官及肺:咽喉结缔组织较疏松,部分区域见较多淋巴细胞浸润;扁桃体未见淋巴滤泡增生;甲状腺间质部分区域见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并形成淋巴滤泡,实质破坏、萎缩。气管、支气管粘膜层、粘膜下层血管扩张,部分区域见较多淋巴细胞浸润;部分支气管及细支气管管腔可见脱落的粘膜上皮及较多的红细胞。左肺肺泡腔萎陷,质地较实。右肺较多肺泡腔可见大量红细胞,部分肺泡腔可见粉红色水肿液,部分肺泡腔扩张、肺泡隔断裂;间质血管扩张,部分区域可见红细胞分布,未见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双肺肺膜未见增厚,未见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

肝、胆:肝小叶结构可辨,较多肝细胞水肿,部分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肝窦及间质血管较空虚;汇管区见少量淋巴细胞浸润。胆囊粘膜自溶性改变。

脾:红髓、白髓、脾小梁结构存在,脾窦较空虚;较多脾中央动脉发生硬化、玻璃样变,管壁增厚,管腔狭窄。

肾:肾小球及肾小管结构存在,个别肾小球发生纤维化、玻璃样变,肾小管上皮细胞自溶;间质血管较空虚,部分细小动脉发生硬化、玻璃样变,部分区域见较多淋巴细胞浸润。

肾上腺:实质细胞自溶性改变,间质血管较空虚,未见出血、坏死。

胰:实质细胞弥漫性自溶,间质血管较空虚,未见出血及炎细胞浸润。

胃:粘膜上皮及腺体自溶,粘膜层部分区域见大量淋巴细胞浸润,未见出血、溃疡、穿孔等病变。

肠及阑尾:粘膜及腺体自溶,粘膜层可见少量淋巴细胞浸润。

子宫及其附件:子宫颈鳞状上皮及柱状上皮分界清楚,未见糜烂;子宫内膜呈增生晚期改变;子宫肌层部分区域见平滑肌瘤。卵巢见较多的白体。输卵管粘膜上皮清楚,未见胚胎、绒毛等。

(四)法医病理学诊断

1.主动脉夹层破裂、出血: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夹层;主动脉夹层破裂、出血,引起心包腔积血、左侧心包膜及纵膈破裂,继而导致左侧血气胸、左肺受压及萎陷、胸颈部皮下气肿等。

2.全身重度贫血貌(全身皮肤、口唇粘膜以及指、趾甲床苍白,尸斑浅淡);各内脏器官急性失血性改变。

3.符合高血压的病理改变:脾中央动脉及肾细小动脉硬化、玻璃样变;肾小球纤维化、玻璃样变;心脏肥大(重372.6g)。

4.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左冠状动脉前降支Ⅱ-Ⅲ级狭窄,左冠状动脉左旋支Ⅰ-Ⅱ级狭窄,右冠状动脉主干Ⅰ级狭窄。

5.慢性上呼吸道感染:慢性咽喉炎;气管、支气管粘膜慢性炎。

6.桥本甲状腺炎。

7.慢性浅表性胃炎。

8.部分肝细胞脂肪变性。

9.子宫平滑肌瘤。 

10.胰腺、胃、肠、阑尾及胆囊粘膜自溶性改变。

【分析说明】

1.根据系统尸检结果,徐某尸表检查未见烧伤、冻伤、电击伤,不支持高低温、电击引起的死亡;颈部未见扼、勒痕及明显损伤,口鼻未见捂压痕迹,不支持扼、勒颈及捂压口鼻所致的机械性窒息死亡;尸表及内脏器官检查未见致命的机械性损伤,不支持机械性损伤致死;尸表未见明显中毒征象,尸体解剖及病理检查未见常见毒物中毒的形态改变,结合毒物检验结果,徐某心血、胃内容物中未检出常规毒品、镇静催眠药及农药成份,因此不支持中毒死亡。

2.根据系统尸体解剖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徐某患有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夹层,该夹层发生破裂、出血,夹层破裂外口位于心包腔内,血液自夹层外口流入心包腔后致左侧心包膜及纵膈破裂,继发大量血液破入左侧胸腔,致心包腔积血、左侧血气胸,并导致左肺受压、萎陷以及胸、颈部皮下气肿。而且,徐某全身呈重度贫血貌,各内脏器官呈急性失血性改变,符合由主动脉夹层破裂出血引起。综合分析认为,主动脉夹层破裂出血的程度严重,已经达到致死程度,可导致徐某发生急性失血性休克而死亡,此为主要死因。

【鉴定意见】

根据案情、系统尸体解剖所见、法医病理组织学检验、毒物化学检查结果,综合分析认为,徐某系因主动脉夹层破裂、出血,血液流入心包腔及左侧胸腔引起急性失血性休克而死亡。

您的满意度: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您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