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创建乡村法治文化建设“三强三画”模式
案例内容
【基本情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近年来,南通市在建设乡村法治文化方面进行了多层次、多层面的实践探索创新,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一是乡村法治文化建设还需从“围绕”向“浸润”转变。部分地区乡村法治文化建设停留在法治宣传、法治服务等方面,对增强群众的法治文化体验感、互动性等方面的手段方式研究不多、关注不够。二是乡村法治文化建设还需从“盆景”向“风景”发展。重视关注发展潜力强或经济发展较好的重点镇村法治文化建设,忽视基层乡村法治文化的整体性、系统性,整体发展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现象。三是乡村法治文化建设还需从“树冠”向“树根”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在人。对于基层农村干部法治思维和普通农民法治素养的提升,还需加大精准供给的力度。因此,探索完善乡村法治文化的建设路径、推进方式,是新形势下深化法治乡村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
【任务措施】
南通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出台《“法韵南通”建设实施方案》,创建乡村法治文化“三强三画”模式,依托地理特点、地域文化、地缘优势等“底色”,强统筹、强辐射、强融合,绘制乡村法治文化建设美丽画卷,为乡村振兴提供法治“引擎”。南通依托沿江镇、村打造法治精品文化带相关经验,吸引新华社、新华日报交汇点平台、《法治日报》相继报道。
(一)依托地理特点强统筹,描绘乡村法治文化阵地“工笔画”。依托南通滨江临海、运河横贯的地理特点,建设与乡村发展相协调、与生态环境相融合、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相互补的乡村法治文化阵地,绘出一幅幅精雕细琢的工笔画卷。一是乘势而上,拓宽基层“主阵地”覆盖。按照南通市委、市政府“乡村振兴示范村、先进村”培育整体方案,针对纳入培育的先进村、示范村的法治文化阵地达到600平方以上、设立法治宣传电子屏的要求,撬动运用每个示范村、先进村600万元、200万元的培育资金,截至2022年10月,完成50个示范村、50个先进村的阵地建设任务。印发《南通市法治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开展法治文化阵地“村村有、村村优”培育工程的实施意见》,明确乡村法治文化建设的部门职责、具体要求,推动250个村级法治文化阵地建设落地生根、提档升级。二是因地而建,凸显法治“景观带”特色。结合《南通市沿江沿海生态景观带建设实施意见》规划的10个沿江沿海特色示范段建设项目,按照“全线一盘棋、区域有特色”的思路,推动各县(市)区将法治元素融入沿江沿海生态景观带建设,融入10余个沿江沿海休闲驿站,广泛宣传长江大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等内容,打造“百里沿江沿海法治文化长廊”,建设沿江村居阵地59个。各县(市)区实行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以奖代补”机制,截至2022年10月,建成打造张謇法治文化特色园、如皋市长江镇法治大观园、启东市近海融园、海门区江海风情园等特色镇级法治文化阵地和10余条乡村法治文化旅游体验线,分别建成省级和市级法治文化阵地47个、249个。三是借机而为,增强法治“微阵地”效应。依托基层图书馆、纪念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等公共文化设施,设立法治宣传栏、法律图书室等阵地,乡村法律图书室(角)覆盖率100%,成为百姓身边的法律资料库。依托全市328个户外工作者爱心工作站建设“法治服务站”,统一配置“水杯、口罩、海报、书籍、视频资料”等普法“五件套”,打造融入城市社区的法治文化驿站,让户外劳动者在休息的同时学习法律知识。依托邮政配送路线、烟草物流系统实施“普法邮路通万家”和“普法连锁店”工程,每年向基层群众投递《崇法报》《法润江海报》40余万份,成为流动法治文化阵地。
(二)彰显地域文化强辐射,描绘乡村法治文化展呈“写意画”。充分挖掘张謇文化、长寿文化、沙地文化等南通江海文化的地域特色,着力打造全方位、多层次、高领域的乡村法治文化传播格局,绘出一幅幅流光溢彩的写意画卷。一是研发寓教于乐的法治文化名品。发动乡村“草根创作大家”用方言俚语阐述“法言法语”,组建海安市崇法文化剧社、如皋天山斗普法艺术团等创作实体80余家,将法治元素融入海门山歌、如皋木偶剧等文学创作,融入风筝雕刻、年画剪纸等传统文化载体。定期开展“法韵南通 和谐善治”等法治文化作品创作征集、交流研讨活动,开发法博士、江小豚等亲和力强、接收度高的普法动漫形象,制作法治动漫系列作品。截至2022年10月,全市先后有40余部作品在全国全省获奖。二是打造立体覆盖的法治文化名片。成立网络普法媒体普法联盟,拓宽“报网端微屏”于一体的法治文化媒体乡村传播覆盖,截至2022年10月,在人流量集中的乡村学校、菜场、村(社区)投放“无人律师岗”60余台,开通“崇法指南”抖音、优化升级《法治纵横》《与法同行》等法治专栏,电视台《法治微讲堂》开办近200期,多部宣讲视频被学习强国平台推广。组织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运用双微载体深入基层乡村开展庭审实况、以案释法、普法活动等直播,依托法治文艺队、江海普法名嘴、“中国好人”普法微联盟等“说、演、唱、弹”法治文化作品,弘扬法治精神。三是擦亮直通基层的法治文化名牌。打造“法润江海”品牌项目,市、县相继连续多年举办不同主题、不同层面的法治文化节,三年来,相继开展“法润江海 和谐万家”“疫情防控 法治同行”“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美好生活 法典相伴”等各类主题法治文化活动620余场次,将法治文化氛围延伸至村(社区)、家庭等基层最末梢。
(三)借力地缘优势强融合,描绘乡村法治文化浸润“水彩画”。利用乡情亲情友情资源、家风家教家训载体,融合推动法治文化建设深入乡村、走进家庭,绘出一幅幅清新淡雅的水彩画卷。一是弘扬“志愿服务”,壮大乡村法治力量。依托基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德法讲堂等镇村平台,发挥“江海普法名嘴”“农村普法讲师团”“乡村法治文艺队”等志愿队伍作用,每年面向村(社区)开展普法惠民村村行、农民工学法活动周等活动,广泛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以及与群众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二是深化“三治融合”,增强乡村治理效果。以党建引领强化法治乡村建设,实施“党建+法治”工程,村(社区)书记现场述法推动扛起“第一责任”,推动全市分别建成14个、884个国家级和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截至2022年10月,1919个村(社区)全部设立“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加大“援法议事”力度,首创建立协商议事法治护航机制,有效激发群众自治活力。从家庭家教家风抓起,寻访四届“崇德尚法好家庭”、开展“家庭学法达人赛”“家庭学法嘉年华”等活动,深化德治约束。三是培育“法治星火”,提升乡村法律服务能力。2022年,建立江苏省内首家乡村振兴法治学院,命名20余个法治培训现场教学点,面向乡村振兴法治骨干开展法治培训和实践,为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落实筑牢法治“后勤”基础。积极发展乡村普法“快递员”,村(社区)法律顾问配备率100%,在网格治理中融入网格普法力量,《法治日报》报道相关做法。按照“一格一户两人”要求在1个网格内培育2户学法用法示范户、1名法律明白人,截至2022年10月,全市培育法律明白人18143名,围绕低息贷款、涉农物资等方面推出“一格一户两人·通晓法”18项优惠扶持政策,建立132个法律明白人工作室,评选“十大法律明白人”,倡导争做“倪伯苍式”法律明白人,编发优秀法律明白人工作感悟和日常学法书籍,推动法律明白人积极参与纠纷化解、法治宣传、法律服务,涌现出全国年度“法治人物”倪伯苍、江苏好人杨立娟等一批法律明白人先进典型。
【特点和效果】
发展乡村法治文化,传播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有效推动了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治理方式更加高效、治理能力更加全面,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法治保障。
(一)坚持人民主体。在发展乡村法治文化,推进乡村社会治理时,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融入到乡村法治文化建设的各环节和各方面,深化服务理念,尊重人民在乡村法治文化中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做到了法治文化建设群众参与、成效群众评判、成果群众共享,提升社会文明,增强社会活力,助力社会善治。
(二)注重资源整合。注重发掘、传承和发扬厚重的南通历史文化和浓郁的江海文化,找准法治文化和文化、旅游、教育、治理等各领域、多方位、全链条的最深融合点,融合开展乡村法治文化建设,引领带动群众形成全新的价值取向、行为认同。
(三)发挥社会力量。在推进乡村法治文化建设时,充分整合了乡贤资源,发挥社会力量的智慧支撑,发扬社会力量的志愿奉献精神,通过群众身边的“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带动了基层社会深入践行社习近平法治思想,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为营造崇德尚法的乡村社会风尚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实现多元治理。在推进乡村法治文化建设中,注重与基层自治、法治、德治有机融合,坚持党建引领,突出自治的基础地位、法治的保障作用、德治的教化作用,从多层次、多维度协调推进,为法治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提升提供新引擎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