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西市深入开展“法德共进”活动 开创法治建设新局面
案例内容
【基本情况】
2021年以来,莱西市坚持以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以“法律六进”为载体,大力开展“依法治市,以德兴市”,积极探索“法德共进”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新模式,打造了具有浓厚法德色彩的法治文化品牌,在全市大力营造“崇德尚法”的浓厚氛围。
【任务措施】
(一)探索建立“法德共进”机制,将道德教育融入法治建设。一是建立法德共商机制。召开法德共进联席工作会议,制定“法德共进”活动开展方案和有关工作措施,下发关于在全市开展“法德共进”活动的系列通知,将法治宣传教育与道德文明教育紧密结合,为“法德共进”年度工作的开展明确了目标、方向和内容。二是建立法德推进机制。通过举办法治城市、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等30多场大型法德教育和实践活动,带动10余万党员干部群众参与到法律知识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宣传教育学习中,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责任意识和道德自律能力。三是建立法德评估机制。坚持把各镇街、市直各单位的法治宣传和道德文明教育情况纳入年度考核内容,制定考核细则,通过定期督促检查、交流经验、半年和年终总结评比等方法进行评估检查,保证此项工作落实到位,使各部门成为法德宣传教育工作的主力军。
(二)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广泛营造浓厚的法德氛围。一是寓教于乐,将法治公园(广场)打造成“法德休闲场所”。将法治元素融入到全市140多处文化活动场所,通过不断的补充和完善,法治文化公园和广场的年均接待能力达200多万人次,每年承接大型法德宣传教育活动200多场次。二是寓教于学,将法治文化胡同打造成“法德学习基地”。把法治故事、道德模范故事等内容,以墙绘和招贴的方式,在全市800多处文化长廊、文化广场、法治宣传大道展示,让广大群众出门遇德、抬头见法,随时随地感受法治与道德的浓厚氛围;打造了全新法治文化胡同,由专人负责日常维护,每年至少更新2次宣传内容,年均接待居民参观学习80多万人次,充分调动了广大居民做遵纪守法、诚信文明市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地改善了周边的治安环境。三是寓教于动,将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打造成“法德实践课堂”。充分发挥法治文化基地、检察院警示教育基地等6处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的职能作用,将创新、道德、文明、法治理念融入到实践学习活动中,利用现代多媒体、互联网等技术,在基地内设置“我是小小检察官”、“模拟法庭”等12个各具特色的法治学习实践项目,充分调动了青少年法治学习的热情,增强了失足少年回归家庭、学校、社会的信心,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了正确导向。
(三)突出重点对象宣传教育,夯实全民法德学习基础。一是广泛开展“法德进校园”活动,增强中小学生法德意识。把法德结合作为中小学生法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大力开展“关爱明天,普法先行”主题教育活动,通过青少年法德版画展出、印发宣传资料、以案释法、法德讲座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把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揉和在一起。二是大力开展“法德进机关、进单位”活动,树立机关干部法德理念。把《宪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以及党章党纪作为机关干部法治学习的主要内容,将“依法行政、执政为民”与“提升道德修养,筑牢思想防线”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开展“我为文明莱西添光彩”、“等主题活动。三是深入开展“法德进社区、进乡村”活动,提升广大群众法德素养。把法治宣传纳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中,深入到基层,开展法律下乡活动200多场次,建设“法治楼院”150多个,青岛市级以上民主法治村(居)129个;以市吕剧团为依托成立普法艺术团,每年到社区、乡村演出120余场次,观众达4多万人次。四是积极开展“法德进企业”活动,提高企业及员工法德水平。一方面将企业道德责任教育纳入到对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法治培训中,另一方面将职业道德基本规范纳入到企业职工的各种培训中,今年以来,全市共组织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到企业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和提供法律服务600多次,直接受教育职工达3万余人。
【特点和效果】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各种利益矛盾不断凸显,道德观念之间发生激烈碰撞,严重冲击着人们的道德底线,影响着正常的社会秩序。面对这种形势,莱西市在法治城市创建过程中,充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探索建立了“法德共进”新机制,道德文明宣传阵地与法治文化阵地共同建设,法治文化素材与道德文化素材资源共享,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传统美德,不断丰富、更新、扩展素材,使全市法治宣传内容更丰富、更准确、更贴近群众生活。使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共同促进,为法治莱西、平安莱西、文明莱西的创建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促使全社会形成“重法厚德、法德共进”的良好法治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