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服务首页
司法行政人员首页
欢迎您访问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
首页 > 浙江省江山市毛某某寻衅滋事罪以案释法案例

浙江省江山市毛某某寻衅滋事罪以案释法案例

分享
案例内容
【案情简介】

2019年7月23日凌晨4时许,被告人毛某某酒后回到某村租住处。毛某某欲继续饮酒而想进入上锁的一楼协屋间(厨房)内找酒。毛某某先用洗衣台下面的菜刀敲打厨房门锁未能打开,后打破厨房间玻璃窗,从窗户爬进厨房间。在厨房间未找到酒,毛某某便想不开欲自杀。后毛某某将厨房间煤气罐上连接的输气管拆除并打开煤气罐阀门。被害人郑某(房东)等人听到声响赶到现场并上前阻止,毛某某则拿着菜刀恐吓郑某勿阻止。在双方争抢煤气罐过程中,煤气罐被郑某拉扯到厨房门外的水泥路上。毛某某趁乱使用从厨房间灶台上找到的粉色打火机在水泥路上点燃了煤气罐喷口。后与郑某争抢燃烧中的煤气罐不成,毛某某用脚把煤气罐踢翻,煤气罐在地面上滚动约2米后停止,煤气罐喷口火焰朝上空燃烧,燃烧时距离煤气罐1米之外有靠路边停放的汽车。郑某见状上前用双手把煤气罐出气口的明火按灭并关掉阀门(内含煤气6.7公斤)。期间毛某某、郑某都有不同程度烧伤。室外煤气罐的火被扑灭后,毛某某返回厨房间找到另外一个煤气罐并想点燃自杀,郑某见状又上前劝阻,毛某某则拿起边上的镰刀吓唬郑某。因该煤气罐打不开,毛某某便继续在厨房间内找酒,后被处警民警查获。郑某被烧烫伤颈部、胸腹部及双上肢,烧烫伤面积累计达体表面积10.5%,经鉴定其人体损伤程度构成轻伤二级。

【调查与处理】

法院生效裁判认为,毛某某饮酒后为发泄情绪,以自杀为由点燃煤气罐并间接致一人轻伤,严重影响他人的生活,破坏社会秩序,情节严重,其行为已构成寻衅滋事罪。公诉机关指控的犯罪事实成立,但指控爆炸罪名不当,应予纠正。毛某某案发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属坦白,可从轻处罚。毛某某无前科,系初犯、偶犯,案发后认罪悔罪,结合其案发前后的一贯表现,可适用缓刑。依照相关法律规定,判决:毛某某犯寻衅滋事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

【法律分析】

(一)寻衅滋事罪

寻衅滋事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秩序。所谓公共秩序包括公共场所秩序和生活中人们应当遵守的共同准则。寻衅滋事犯罪多发生在公共场所(也有一些发生在偏僻隐蔽的地方),常常给公民的人身、人格或公私财产造成损害,但是寻衅滋事罪一般侵犯的并不是特定的人身、人格或公私财产,而主要是指向公共秩序,向整个社会挑战,蔑视社会主义道德和法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无事生非,起哄捣乱,无理取闹,殴打伤害无辜,肆意挑衅,横行霸道,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本罪在主观上只能由故意构成。即公然藐视国家法纪和社会公德。其动机是通过寻衅滋事活动,追求精神刺激,填补精神上的空虚。

(二)爆炸罪

爆炸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爆炸罪侵害的对象是法条所列举的工厂、矿场、港口、仓库、住宅、农场、牧场、公共建筑物或者其他公私财产,以及不特定的人、畜。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公私财物或人身实施爆炸,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爆炸行为有作为和不作为两种基本方式。如直接点燃爆炸引发爆炸,就是积极的作为方式,而行为人负有防止爆炸发生特定义务,并且有能力履行这种特定的义务而不履行,以致发爆炸,就构成不作为爆炸犯罪。爆炸犯罪在客观方面的本质特点在于爆炸行为危害或足以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所谓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就是指行为人实施的爆炸行为,由于主观和客观方面的原因,如行为人自动中止爆炸犯罪,炸药的破坏性没有行为人主观想象的那么大,炸药受潮失效,没有将爆炸物投掷到所要求的位置,爆炸物被他人发现而被拆除等,实际上并未造成危害公共安全的结果,但如果排除这些原因,是可能造成危害公共安全的结果的。无论哪种原因存在,只要行为人实施了爆炸行为,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就构成爆炸罪。爆炸罪的成立并不要发生危害公共安全的实际后果。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即行为人明知其行为会引起爆炸,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

(三)本案的定罪量刑考量

本案中毛某某酒后乱性欲自杀,持刀是警告郑某不要阻止其自杀,不具有爆炸作案故意,综观全案事实及情节,不应定性为爆炸罪。毛某某饮酒后为发泄情绪,以自杀为由点燃煤气罐并间接致一人轻伤,严重影响他人的生活,破坏社会秩序,情节严重,其行为应构成寻衅滋事罪。

【典型意义】

近年来,寻衅滋事案件呈高发趋势,据统计,寻衅滋事案件在该市刑事案件中占比近10%。寻衅滋事罪是一个非常容易触犯的罪名,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经常可以遇到一些寻衅滋事的行为,遇到这种行为的话,可能躲闪不及,就会被牵涉到其中,所以对于很多的普通老百姓来说,我们都需要知道如何避免这种行为。寻衅滋事罪是一种非常好用的罪名,它可以用来填补法律漏洞,但是也存在被滥用的风险,所以,从立法层面需要适时调整,以满足民众对公平和正义的期待;用法层面需要慎用,遵循罪刑法定原则。

您的满意度: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您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