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女性戒毒人员自我意识和人际关系的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案例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积极心理学是研究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个人特质、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的一门科学,立足于发掘个体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主要以个体咨询、团体辅导等形式,广泛应用于调节情绪、培养个性、对疾病的干预及控制以及提高主观幸福感等诸多领域。
有研究表明,女性强戒人员具有低自我价值感和低自我认同特征,与吸毒行为有关系。出所后极易出现焦虑、抑郁、迷茫、无助、烦躁、逃避社会等心理问题,造成人际关系不良,生活没有方向,最终导致复吸,这是传统的心理学所无法根本解决的。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团体心理辅导有助于提升戒毒人员的正性情感与乐观性,增进他们的积极体验。我们尝试采用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的方式,对女性戒毒人员开展心理矫治,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正向力量,培养乐观、坚毅人格,加强心理矫治效果,达到防止复吸,戒除毒瘾的目的。
【方案制定】
一、研究对象
从海南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第14期海南戒毒模式“集中教育班”的女性戒毒人员中,随机抽取65人进行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试(MMPI),筛选出得分较低的16名女性戒毒人员参加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课程。年龄范围20-32岁,平均年龄25岁。
二、实施者
由海南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心理健康指导中心民警教师和海南省心理咨询师协会专家团体组成,全部具有国家二级或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具有丰富的心理学团体辅导经验。
三、研究工具
采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试(MMPI)评定戒毒人员的心理状态。
四、研究程序
首先,对参加团体辅导的女性戒毒人员进行MMPI前测;其次,实施为期10周的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进行干预;最后,采用MMPI开展后测,进行课程效果评估。
五、数据收集与分析
采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实施情况】
团体辅导每周一次,每次2个小时,持续10周。课程内容由自我重建课程和人际沟通技术训练课两大部分组成,共计10次课,前5次课以重建自我为目的,后5次课以提升人际沟通技术为目的。自我重建部分从原生家庭矫治、愉悦自我、镜像自我、认知自我、自我内在结构重建、自我效能感、自我影像、自我优势等因素着手帮助女性戒毒人员重建自我。人际沟通技术训练课主要针对即将解除强制隔离戒毒出所女性戒毒人员内在的焦虑,教授一些最基本的人际沟通技术,以减轻焦虑感,从而在未来能够和家人、亲人以及朋友更好地沟通,更好地安抚自我(具体见表2)。
表1 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课程表
课 次 |
名 称 |
步 骤 |
内 容 |
第一课 |
幸福 真意 |
1. 课堂讲授 |
1.1 录像教学:TED积极心理学定义-塞利格曼。1.2 幸福F=P+E+M.1.3 幸福 F=P+E+M+A+R。1.4 幸福=发现自己+认知自己+成为自己+关爱自己。1.5 列举一生中最幸福的三个时刻。 |
2. 能量阅读 |
《霍华德金森向幸福致歉》。 |
||
3. 本课收获 |
由成员完成。 |
||
4.生活平衡表 |
为课后作业。每天记录身体、成就、关系、意义、心情五个方面的状况,以及小确幸事件。 |
||
第二课 |
多维 自我 |
1.课前作业 |
1.1 列举20项以上当前拥有的东西,如健康、金钱等。1.2列举未来十周将会做出的超常规事情,留待检验。 |
2.课堂讲授 |
2.1 我是谁。写出20句反映个人风格的“我是……的人”。2.2 不同时期的我(童年到参加工作及现在和未来)。2.3 重要他人眼中的我(爷爷奶奶、爸、妈、妻、子、同事、朋友等) |
||
3.能量阅读 |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
||
4.本课收获 |
由成员完成。 |
||
5.生活平衡表 |
同课一 |
||
第三课 |
我的 类型 |
1.课前作业 |
完成108道题测验题,判断自己属于何种类型的人,如给予者、观察者等(共9个选项)。 |
2.课堂讲授 |
九型人格解读。 |
||
3.冥想祈祷 |
共9篇充满正能量的祷文。 |
||
4. 能量阅读 |
《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
||
5.生活平衡表 |
同课一 |
||
第四课 |
关爱 自我 |
1.课前作业 |
用3种动物描述自己(分辨代表现实自我、理想自我和镜中自我)。 |
2.课堂讲授 |
2.1 列出最钦佩自己的5件事。2.2 描述善待自己的5种方式。 2.3 最近参加的5个带来快乐的活动。2.4 说出5件朋友做的令你感动的事。2.5选择和重要他人的关系图 |
||
3.能量阅读 |
《写给自己的话》 |
||
4.本课收获 |
由成员完成。 |
||
5.生活平衡表 |
同课一 |
||
第五课 |
我的 优势 |
1.课前作业 |
软件测试个人优势。 |
2.课堂讲授 |
分享优势,学习优势,利用优势,发扬优势。 |
||
3.能量阅读 |
《接受自己》 |
||
4.本课收获 |
由成员完成。 |
||
5.生活平衡表 |
同课一 |
||
第六课 |
生命 之线 |
1.课前作业 |
例举生命每一个阶段中遇到的重要事件或人,并描述快乐和痛苦等级。 |
2.课堂讲授 |
2.1 画自己的生命线。2.2 墓志铭。2.3 生命的最后24小时。 2.4 生命中重要五件事。 |
||
3.能量阅读 |
《真实自信自爱》 |
||
4.本课收获 |
由成员完成。 |
||
5.生活平衡表 |
同课一 |
||
第七课 |
积极 情绪 |
1.课前作业 |
1.1 积极情绪测试。 1.2 构建积极情绪包。 |
2.课堂讲授 |
分享积极情绪包 |
||
3.冥想 |
《丰足喜悦的祈祷》 |
||
4.能量阅读 |
《积极情绪的力量》 |
||
5.本课收获 |
由成员完成。 |
||
6.生活平衡表 |
同课一 |
||
第八课 |
积极 健康 |
1.课前作业 |
1.1 反思身体、成就、关系、幻想方面的状况。1.2 反思自己的逃避模式。 |
2.课堂讲授 |
2.1 最近5年自己的平衡模式和逃避模式。2.2 如何分配精力。 |
||
3.冥想 |
《青春美丽的祈祷》 |
||
4.能量阅读 |
《我知道》 |
||
5.本课收获 |
由成员完成。 |
||
6.生活平衡表 |
同课一 |
||
第九课 |
爱的 语言 |
1.课前作业 |
爱的五种语言测试以及解读 |
2.课堂讲授 |
2.1 爱是一种选择。2.2 爱的五种语言。2.3 发现自己的爱语。 |
||
3.生活平衡表 |
同课一 |
||
第十课 |
感恩 生活 |
1.课前作业 |
写下对每一个成员想说的话,并赠与对方。 |
2.课堂讲授 |
选择人生中3个最想感谢的人表达感谢。 |
||
3.冥想 |
《爱与感谢》 |
||
4.本课收获 |
由成员完成。 |
||
5.课程反馈 |
5.1 收获及最喜欢的课。5.2 需要改进的地方。5.3 最想成长的部分。 |
||
6.结语 |
写一封信给一年后的自己 |
【案例思考】
效果:将实验组前、后测数据进行对比,可以发现,MMPI十个分量表的分数均值都有所下降,并且在抑郁( D) 、男子气- 女子气( Mf) 、妄想狂( Pa)、轻躁狂( Ma) 、社会内向 ( Si)这五个分量表上呈现显著性差异,说明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能有效改善女性戒毒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
表2 实验组前后测数据
|
量 表 |
均 值 |
标准差 |
t |
Sig |
|
1HS(前) |
9.35 |
4.465 |
0.366
|
0.717
|
|
1HS(后) |
9.15 |
4.547 |
||
|
2D(前) |
12.32 |
4.934 |
2.061
|
0.047*
|
|
2D(后) |
11.06 |
3.113 |
||
|
3HY(前) |
11.53 |
3.808 |
0.672
|
0.506
|
|
3HY(后) |
11.18 |
3.81 |
||
|
4Pd(前) |
11.29 |
3.904 |
1.546
|
0.132
|
|
4Pd(后) |
10.35 |
3.797 |
||
|
5Mf(前) |
7.5 |
2.019 |
2.998
|
0.005*
|
|
5Mf(后) |
6.35 |
1.631 |
||
|
6Pa(前) |
6.56 |
5.01 |
2.225
|
0.033*
|
|
6Pa(后) |
5.29 |
2.553 |
||
|
7Pt(前) |
18.79 |
9.957 |
0.855
|
0.399
|
|
7Pt(后) |
17.71 |
6.681 |
||
|
8Sc(前) |
22.12 |
11.653 |
1.016
|
0.317
|
|
8Sc(后) |
20.59 |
8.955 |
||
|
9Ma(前) |
13.85 |
5.456 |
2.926
|
0.006*
|
|
9Ma(后) |
11.65 |
3.014 |
||
|
0Si(前) |
14.85 |
5.153 |
3.304
|
0.002*
|
|
0Si(后) |
12.68 |
4.219 |
一是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课程有助于提升女性戒毒人员积极情感体验,激发正向品质,培养乐观人格。组员表示受益匪浅。邓某说,“通过学习,我明白只有停止抱怨,坦然面对,转变心态,学会接纳,才能活出自己。”
二是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课程有助于女性戒毒人员掌握人际关系技巧,有效改善人际关系,顺利回归家庭和社会。组员希望继续参加这类课程。咨询师认为,团体辅导改变了女性戒毒人员的不合理认知,使之体验到亲情与爱的温暖,懂得感恩和珍惜生命。王某某说:“我学会了智慧地处理人际关系和掌控自己的情绪,不再逃避现实。”
三是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课程能有效改善女性戒毒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增强戒治效果,助力场所管理和安全稳定。管教民警认为,参加团体辅导的戒毒人员精神状态较好,热情较高,为人更谦和,更遵守所规队纪,休息时更多讨论学习内容及人生方向的话题。
反思:积极心理学提供了女性戒毒人员心理矫治新思路,丰富了女性戒毒人员心理矫治新内容,开拓了女性戒毒人员心理矫治新视野,促使我们重新审视当前的戒毒防复吸心理行为矫治工作。通过引入幸福感、积极体验、希望与乐观、充盈和快乐等心理康复主题,打造多元、立体、全方位的戒毒防复吸心理行为矫治课程,实施以发展性、教育性为主的戒毒防复吸心理行为矫治模式,以提升女性戒毒人员乐观、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为目的,从而实现促进女性戒毒人员的人格趋向完善目标。
然而本研究还存在一些局限,比如研究的主试既是团体辅导老师,也是课题研究者,可能产生主试效应;团体辅导周期长,研究对象不够全面,受益范围有限,以及民警身份影响研究效果,戒毒人员存在故意伪装现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