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毒人员太极康复训练案例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作为一种很好地辅助治疗手段,太极拳被广泛应用于医学治疗诸多领域,尤其在养生、治病、治未病等方面的功效更深入人心,得到了现代医学的重视。
研究证实,太极拳对于抑郁症等精神类疾病具有独特的疗效,而强戒所的吸毒人员大多以吸食冰毒为主,太极拳柔和缓慢的风格特点有助于修复异常兴奋的中枢神经系统,对于长期吸毒人员具有明显的疗效。太极拳“养练结合”的养生功效和“中正安舒”的演练方式,不仅对戒毒人群具有显著效果,而且对于所管安全也起促进作用。
【方案制定】
【实施情况】
【案例基本情况】
【方案制定】
观察对象:选取大队内80名强戒人员。
训练项目:习练杨氏“16式太极拳”。
活动时间:连续跟踪调查3个月。
活动内容:开展太极拳专题讲座;参加所内“千人太极比赛与展示”;根据强戒人员训练情况开发课程,编写相关康复训练教材;组织晋级考试,检验训练效果。
训练目标:培养强戒人员对太极拳的兴趣,激发习练动机,逐步恢复强戒人员身心健康。
【实施情况】
(一)开展“学传统文化,享健康太极”专题讲座
为培养强戒人员对太极拳的兴趣,建立起学习太极拳文化的氛围,北京市天堂河强制隔离戒毒所邀请北京体育大学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博士生导师,北京市教学名师武冬教授来所,为戒毒人员代表,进行了“学传统文化,享健康太极”的专题讲座和太极拳辅导,并与从事太极拳教学的民警进行了深入研讨活动,提出了“太极文戒心瘾,太极武除身毒”的太极思想,在吸毒人员和管教民警中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二)举办太极康复戒毒骨干培训班
为使太极拳更快速有效的传播,天堂河强制隔离戒毒所从基层戒毒大队挑选了30名强戒人员和10民警,组成“太极康复戒毒骨干培训班”,编写了“太极康复戒毒教程”,培训“16式太极拳”,进行考核并颁发了证书,达到“能演练、会教学”。培训结束后骨干到各个基层大队进行教学,定期到基层大队督导并进行指导教学,使全体强戒人员能流畅演练“16式太极拳”。
(三)参加太极拳比赛以及“千人太极迎新年活动”
为了全面激发强戒人员习练太极拳的动机,展示“太极康复戒毒”的成果,天堂河强制隔离戒毒所举行了太极拳比赛以及“千人太极迎新年活动”,大队参加本项目的80名戒毒人员积极参加,自觉习练太极拳动作,团体配合明显提升,顺利完成太极拳比赛及“千人太极迎新年活动”,并在全所比赛中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通过比赛或参加大型集体活动,项目成员对太极拳所蕴含的的思想和文化感受更深,对未来戒毒的信心有所提升。
(四)编写太极拳康复戒毒训练教材
在总结太极拳康复戒毒工作的基础上,北京市天堂河强制隔离戒毒所依托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现代康体训练及测试手段,与PDCA运动康复戒毒模式相结合,开发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华武术》《太极拳与戒毒》课程,定期为强戒人员讲课。同时组织相关人员根据课程安排编写了《太极康复戒毒教程》,该教材介绍了太极拳的起源、习练太极拳的好处、习练太极拳的方法、太极拳与戒毒等,部分内容借鉴了太极拳领域的专业人士的研究结果,实用性、可操作性较强强,符合强戒人员的学习特点,深受强戒人员欢迎。
(五)作为晋级考试考核项目
为进一步调动戒毒人员参与太极拳戒毒康复项目,强制隔离戒毒所将太极拳作为新入所戒毒人员晋级考试的一个重要内容,以此普及和推广太极拳在戒毒康复训练中的应用,发挥太极拳在恢复戒毒人员身心健康方面的功效。
【案例思考】
在与北京体育大学合作,定期派来所教学指导,并进行科学研究,针对强戒人员出现的“缺钾、失眠、抑郁”等生理和心理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通过习练太极拳确实能够有针对性的解决这些典型问题,达到戒毒康复的目的。同时为了形成习练太极拳的浓厚氛围,天堂河强制隔离戒毒所定期邀请太极专家举行太极文化讲座,并利用图片、影音资料等进行太极文化的宣传,打造国内首家“太极康复戒毒”基地,创建“太极戒毒文化”品牌。
“意念训练”也被应用在戒毒领域,“意念训练法”也是太极拳的一种重要的训练方式,太极拳有三种基本的意念训练方法:精神放大、内视观想、意念假借,与戒毒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结合,与正念戒毒防复发、内观戒毒治疗相结合,在戒毒领域也是一种尝试。
成功戒毒不仅是心理上的戒治,而且包括身体上的康复,真正意义上的戒毒成功应该是“身心康复”的双重标准,身体康复与心理戒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为此,我们需要更多地时间与精力去关注和研究,未来,我们需要不断完善包括理论在内的“太极康复戒毒”课程体系,形成一套“教学研”三位一体的“太极康复戒毒”模式,构建以太极文化为基础,太极拳为载体,立足传统医学,积极吸收现代科研成果,研发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太极康复戒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