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服务首页
司法行政人员首页
欢迎您访问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
首页 > 一例帮助戒毒人员重拾信心的心理咨询案例

一例帮助戒毒人员重拾信心的心理咨询案例

分享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摄入性谈话

“凭什么,把我送来强戒两年!”这是杨某见到我的第一句话。我细细地咀嚼着他这句明显带有愤怒语气的话语,等待他作出更进一步的解释。

“我不偷不抢,又不坑蒙拐骗,犯得着把我送来强制戒毒吗?”杨某接着对我说,“况且,我用自己挣来的钱来吸毒,我招惹谁了,你给我评评理!”

在这种情况下,一切的建议或忠告好像都显得无能为力似的。此时此刻,我想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给他倒杯水,让他润润喉,然后再坐下来继续聆听他的发泄,尽量不打断他的话,尽量保持沉默,同时尽量多地使用身体上的语言给予其最大的关注,如点头、身体略前倾等,力求尽力让杨某将他所有的不良情绪全部“倾倒”于我身上,以便缓解他不满、仇恨的情绪和解脱他精神上苦闷、烦躁的痛苦。在杨某向我倾倒他的“苦水”时,我留心观察了他:身材高,瘦小,神态显得疲倦,眼圈略有些发黑,表明他连日来睡眠不足。他的语气中虽然充满着愤恨和烦躁的情绪,但逻辑思维缜密,条理清晰,如果我和他明辨是非,斗智斗勇,可能还甘拜下风。我隐约感到,他应该是一个比较特别的人(在后来的咨询中我才知道他是一名教师)。

陪伴谈话……

“我有一种莫大的失落感,有一种堕入地狱的感觉”、“每天的神经绷得紧紧的,特别是晚上的时候,想到自己的未来前途渺茫,看不到一点希望,内心会变得焦躁不安。”、“有时候情绪很坏,没有一丝的笑容;特别感觉很自责,自己什么都不会,什么都干不了”、“我已经三个多月,我的心理还是不能平静,我到底怎么啦?”等。

“我来自于大凉山西昌市,我西昌师范专科中文系毕业后,在我们的县城的一所中学教书,开始日子还是蛮可以的,家庭也很幸福,可惜……可惜……”说到此处,杨某眼里噙着泪水,停顿了一会儿。

待他情绪稳定一点后,我带有鼓励的语气问道:“还有吗?”

他望了望我,看着我期待的眼光,继续说道:“在朋友极力怂恿和强烈好奇心的驱使下,迫不及待地想找到那飘飘欲仙的感觉,就这样,一次、两次、三次……从此便走上了这条万劫不复的不归路。上瘾后,每天都为得到毒品而发愁,为了得到海洛因,就算是上刀山下火海,也义无反顾……”

“接下来后,身体也垮了,教书的工作也没了,妻子、亲人也远离了我,一切都没有了……”说到此,杨某低下了头,沉默不语。

此时,我没有打破这种默契,我知道此刻保持沉默就是给予了杨索某最大的理解、支持和鼓励。因为,他正处于一种自我反省、自我探之中。

如预期一样,他继续说道,“其实,我曾经也下定决心,想干净彻底地戒除毒瘾,重新做一个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有用的正常人。

“在坚持一个星期或最长三个月后,一遇到不顺心或不如意时,又重新点燃了复吸的强烈愿望,又再次滑入毒魔的深渊,欲罢不能。在我吸毒的这八年间,总在戒与吸之间反复纠缠,戒时痛不欲生,吸时乐不思蜀,我身上所有的信心、毅力和人性,都被毒品所吞噬和磨灭。现在生活对我来说,早已变得暗无光彩,也没有一点意义了。所有的一切的,一切…都完了……”杨某讲述到此,眼眶中噙着泪花,好像极不愿意让我看到似的,又重新低下了头,沉默不语。

我还是没有像一个说教者一样给予其更多的道理和理论。我仍然只是保持积极关注的状态,聆听杨某的倾诉,继续陪伴着他,尽量身同感受其每一句话和他的一举一动。因为我知道,此时无须更多的言语,现在我只是一个“垃圾桶”,只要尽可能把他所有的“垃圾”全部装进去就行了。另外,我发现,杨某能尽情地倾倒他心中的“垃圾”,这说明是一个好的开端。

【方案制定】

经过摄入性谈话内容及其他相关信息印证:在他的内心骨子里,他不是不想戒掉毒品,也不是不想做出一些改变。但无数次的戒毒失败,在他的意识层面上留下“毒品戒不掉”的思维惯性模式,同时无数次的打击与挫折经历也磨灭了他戒毒的信心和毅力,与此同时自己又被强制隔离戒毒,再加之面对新环境的许多不适应,如严格的纪律,身体康复训练与教育以及人际关系的不良,情绪化问题(如烦躁、焦虑、苦闷、抵触等)也就自然而然地充分表现了出来。

要想帮助杨某解决其核心问题在于:让其重新点燃生活的勇气,重拾信心。我不指望去说教他,而是去开导他;我也不指望给他办什么人生的讲座,而是希望协助他给自己办人生的讲座。总之一句话,我的任务就是使杨某从当前的危机中看到生机,从黑暗中看到光明。这便是我对杨某做心理咨询的主导方针。

【实施情况】

宣泄不良情绪

第一个步骤是继续帮助杨某宣泄出他的不良情绪,调整他的心态,使他能够积极的面对新生活的挑战。

具体来说,第一步,就是在初次谈话中所使用的聆听、积极关注、同感性话语、保持沉默等咨询技巧,让其完全倾诉出来。第二步,带其进入宣泄室。我为其准备了充满气体的“宣泄人”、拳击软包等。开始他还有所顾忌,但过了一段时间就完全放开了,频繁地打、吼、踢…直到其筋疲力尽……。第三步,让其进入放松的状态。为了改善和缓解其紧张、焦虑的情绪,我专门为其安排了放松这个环节。主要是进行了肌肉放松训练、音乐放松等,特别是教会了其自助放松练习,以便其今后遇到类似情况进行放松。同时布置家庭作业,巩固练习学到的自助放松练习。

引导其从自己身边的事情做起,重拾信心

在第二个步骤中,我竭力引导杨某从自己身边的具体事情做起,并力争做好,这是使他重建自信心的关键。

在和杨某制定的具体行动方案中,协商利用的行为疗法技术,主要涉及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经和杨某协商,他承诺每一天要在纸上写一句自我肯定的话语(要求:对自己现在的现状而不是对将来时态进行肯定;要在积极的方式中进行肯定;简短、有力;相信自己写的这句话)。同时在下次咨询时,带上一起讨论。另一方面,建议杨某以“自信每一天”为主题的自我模拟训练:①每天起床后,面对镜子,给自己一个微笑,对自己说一些肯定的话,如“今天我肯定能把所有的事情做好。”“我真的很棒,我真的很棒,真的很棒!”等等。记住:要有力地、充满自信地说出来。②学习时,积极争取当众发言的机会,并尽可能地大声表达自己的观点。③活动时,要积极主动融入到集体中去感受团体的力量,积极参与。另外,还专门从图书馆借来一些关于励志、激励、自信的书籍,让他在空余的时间分享书中的故事,从而启迪自己。

在此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杨某曾经两次想退出,理由是他自己坚持不了我们达成的具体行动协议。我们再次进行了一次谈话,他再也没有打过退堂鼓,自信的力量在他的心中开始生根发芽了,慢慢地开始成长了……

为其搭建一个展示特长的平台,强化和巩固自信

在第三个步骤中,对杨某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充分利用其教师的特长,为其提供和搭建了一个发挥其特长的空间和平台,以便培养、强化和巩固其自信。

在与其谈话中,我了解到杨某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经和大队管教民警协商,让其担任强戒学员们的文化教员,负责学员们日常的学习、宣传事物,而且还让其参加了同伴教育者的培训,以便其利用同伴的身份影响身边的戒毒人员,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同时让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从灵魂深处剖析自己吸、戒毒的经历,写出了《让生命重放光彩》的演讲稿,频繁地为来所参加警示教育的机关部门、中小学校学生、企事业单位的职工进行现身说法,旨在通过其自身的经历告诉他们毒品的危害,希望他们千万不要以身试毒。就如一位参加法制教育的一名初中生学生代表在发言时所说:“我们应该感谢这位大哥哥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且鲜活的法制教育课,他的亲身经历,告诫我们每一位同学:千万不要以身试毒!远离毒品,珍爱我们自己的生命!不要让懵懂的青春背负沉重的枷锁,也不要为自己的年少轻狂付出一生乃至生命的代价!”

在这个步骤进行的过程中,我感觉到杨某的变化可以说日新月异:心情好多了,交谈更顺畅了,特别是其说话的语气自信多了,带有一种自豪与满足感。同时管教民警也评价其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还经常抽空撰写征文,其中一篇《风雨戒毒路》在所部刊物《新起点》发表,成了所部教育矫治表现积极的典型个案。他的变化,就如他来所一年后所写的戒毒总结时,用了“嬗变”这个词语来作为总结的标题一样。在回访中,戒毒人员是这样说的: “对我们吸毒人员来说,自信心是很重要的。否则,我们会永远走不出毒品的泥潭。”

【案例思考】

在我们的咨询关系正式解除的两个月后,他重新步入了社会。在其回归社会3个月后一天,我接到了一个来自西昌的电话,原来是他打来的,让我感到既惊讶又挺高兴的。他说:“我已经没有吸毒3个月零几天了。学校领导给了我一次重新教书的机会,我非常感谢学校领导,同时也感谢戒毒场所曾经帮助他的所有警官!我会尽力保持良好的心态,坚定信心,戒掉毒品。”

听到这些话语,让我感慨万分。其实,我没有教诲过杨某一句话,我只是分享了杨某的苦与乐,悲与欢,也没有为他指点过任何迷津。我只是做到了这三点:第一点恰当运用了心理咨询技巧。在他倾诉苦的时候,我积极使用了聆听技巧,把自己当成一个“垃圾桶”,同时积极关注于他,让他感到有人尊重他、理解他、支持他、温暖他;而且在他需要语言上的支持时,我会送上“同感性”的话语,设身处地地理解他内心的感受,让他感受到我们之间的思想共鸣。第二点适当使用了行为疗法技术。在帮助他拟定的任何具体行动计划时都是经过我们的协商与商定,并监督执行,同时提出一些合理性和指导性建议。第三点作为一个见证者和陪伴者。我见证了杨某这一年多改变的过程,作为一个见证者和陪伴者,我应该将上述内容以咨询手记的形式记录下来,作为一种资料保存吧。

您的满意度: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您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