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服务首页
司法行政人员首页
欢迎您访问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
首页 > 采用个案化心理矫治方案教育矫治戒毒人员韩某某案例

采用个案化心理矫治方案教育矫治戒毒人员韩某某案例

分享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韩某某,男,36岁,高中文化,未婚,广西平南人,父亲是一名公务员,因患有“斗鸡眼”从小自卑。因升学、就业失败,认为家人不关心自己,经常流连网吧等娱乐场所,染上毒瘾。2017年11月被强制隔离戒毒两年。入所后出现行为养成较差,不与人交往,自卑自闭,情绪消极,人际关系紧张等不良状况。经SCL--90心理测试结果显示焦虑、抑郁、人际、敌对因子偏高。

【案例基本情况】

(一)戒治目标

1. 短期目标:帮助韩某某纠正不合理信念,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缓解紧张的人际关系,使其尽快的适应所内生活,促进良好的行为养成。

2. 中期目标:激发戒毒动机,强化戒毒信念,使其掌握一定的戒毒方法和技巧,使其掌握一般的情绪管理方法,改善其心理健康水平。

3. 长期目标:帮助韩某某获得人格的完善和成长,保持戒毒操守。

(二)实施情况

按照方案计划,对其进行在所个案化心理矫治,实施情况如下:

1. 第一阶段是建立相互信任的咨询关系阶段

首先采取尊重、设身处地地理解和真诚帮助的态度,倾听和鼓励韩某某倾诉,建立信任的咨询关系。辅导员在摄入性谈话过程中了解到:韩某某的不良表现的原因与其早期经历密切相关:一是韩某某由于父亲暴力的家庭教养方式和父母不和谐的相处方式,父母管教方式放任,使得韩某某一些基本的心理需要长期无法满足。二是因其对自己的“斗鸡眼”耿耿于怀,在中学阶段,韩某某曾尝试以对抗和逆反的方式来引起家长、老师、同学的注意、认同与尊重,从而补偿自己的心理需要,反而让其体验到更多的不愉快和自卑,收到更多的困扰和痛苦,最终陷入了自己所营造的恶性循环的怪圈。这些来自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经历,深刻地影响着其的人生观、价值观。 

2. 第二阶段是情感宣泄及放松训练阶段。这一阶段采用疏导与宣泄疗法,目的是让其稳定情绪,充分宣泄。让其在咨询中尽量倾吐自己心烦的事,同时也让其谈谈自己高兴的事。这不仅可以使其宣泄烦恼,体验到久未获得的轻松感,还可以通过叙述高兴之事逐渐唤起对其生活的信心。安排韩某某到宣泄室,利用击打拳击座来发泄自己不满和压抑情绪。为了给其以支持和调节,在其宣泄的同时,让其做心里放松训练,以达到稳定情绪的初步目的。具体做法是采用放松训练与音乐疗法相结合,让其在轻松的环境中体会肌肉紧张与放松的不同感觉,并逐步学会在自己紧张的时候用最短的时间放松自己的肌肉,从而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3. 第三阶段是认知调整阶段。启发韩某某以不同的角度来思考和评价自己,然后与韩某某讨论内心感受。应用认知治疗纠正韩某某的固有思维。韩某某通过与咨询师的讨论,认识到自己想法中的矛盾和非理性内容,与咨询师达成共识,如:父母对自己的爱的表达方式虽然存在缺失,但他们爱自己的。通过回忆童年时最开心的事情,慢慢体会被爱的感觉。或者是自己与他人相处的方式的确有待改进,如总是先入为主的认为别人看不起自己,取笑自己,所以采取了过度的自我保护,经常封闭自己或者故意找别人麻烦。这一阶段的目的是帮助他逐渐掌握如何与他人沟通交流的技巧,并逐步调整对自己的认识。通过“认知—领悟”疗法使他逐步领悟:

(1)父亲的教养方式虽然不对,但他是爱自己的,这样的教养方式是因为其父亲怒其不争,也是无可奈何地表现,因此,考虑问题不应总站在自己的立场去思考,可以尝试站在对方的角度去体验、去理解。

(2)由于自己长期的自卑和以不适当的方式方法去对待他人、处理各种问题,从而导致了恶性循环,再加上抵抗诱惑的能力较差,经受不起毒品的诱惑,使得自己最终走上被强制戒毒的地步。因此,自己应对现在的处境、状况负责。

4. 第四阶段是通过参加30个半天的“十步脱瘾法”重点班训练。在上课的时候除了激发戒毒信心,强化戒毒信念,提高戒毒技巧外,同时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开展家属帮教座谈会等全方位对其进行教育和转化。经过这一个多月训练,其更加深刻的认识了毒品对人体的损害机理、对家庭对社会的危害。掌握了在多种高压、面对毒品、毒友诱惑的复杂情境下的应对毒瘾的方法和技巧。  

5. 第五阶段是加强后续照管工作,照亮戒毒人员回归社会之路。通过电话、微信、实地回访等方式与其保持联系,对其近况经常表示关心和进行监督,并且同当地司法局、司法所建立互助互通机制,定期联合对其进行回访,在其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辅导员为他耐心答疑解惑,与其一起度过困难。

(三)矫治效果

家庭方面:目前韩某某重新获得了家人的信任,与家人和睦相处,家庭关系融洽。个人方面,重拾了成功戒毒的信心,强化了其戒毒信念,其防毒拒毒的能力技巧得到提高,对生活又充满了热爱,对就业充满了信心。

【案例思考】

(一)正本清源,寻找问题的根本原因。每一个问题戒毒人员的背后都有其心理行为原因,只有真正把握根本,对戒毒人员的教育戒治才能行之有效。

(二)建立戒毒人员与警察的信任关系,使戒毒人员感受到警察是真心实意的为他着想,这是进行教育戒治的基础。

(三)重视戒毒人员的家庭关系的修复,拓宽戒毒人员戒毒的能量来源,使戒毒人员的戒毒能够走“可持续”之路。

(四)做好后续照管工作,与当地司法机关建立更为密切的合作,整合可以利用的资源,更好的为戒毒人员的提供后续的照管。

(五)真正走进戒毒人员的生活和情感中,体验他们活生生的心理变化和感受,对他们提供看得到、摸得着的帮助。

您的满意度: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您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