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臭氧自血回输疗法治疗戒毒人员王某冰毒依赖的戒毒医疗案例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戒毒人员王某,男,23岁,因“甲基苯丙胺滥用致依赖4年”于2017年4月到山东省戒毒监测治疗所戒毒康复中心住院治疗。2012年8月,王某经朋友引诱吸食甲基苯丙胺,初期每次吸食0.1g±,2~3个月吸食一次,吸食后自觉兴奋,可连续10余小时不睡,兴奋过后嗜睡,约10余小时。2013年6月,每周吸食一次,每次0.5g±,最频繁时可每日吸食数次,一日吸食0.8g±。2016年曾在家停止吸食甲基苯丙胺半年左右,2017年初复吸,2~3日吸食一次,每次吸食0.5g±。王某记忆力明显下降,体重下降20kg,无幻听、幻视,无恶心、呕吐、抽搐等症状。入院前1个月开始出现无明显诱因的心慌、胸闷、口干、出汗等症状,夜间入睡困难、睡后多梦、易醒,睡眠质量差,脾气暴躁,无自伤、自残及暴力倾向,人际交往时常有烦躁情绪,为戒断毒瘾至康复中心进行自愿戒毒。
目前,臭氧是已知可利用的最强的氧化剂之一,臭氧自血回输疗法可刺激、诱导抗氧化酶的过渡表达,诱导产生多种细胞因子,有利于清除体内过量的反应性氧化产物,可促进甲基苯丙胺代谢,使患者较快、较平稳的度过急性脱毒期,并且对患者的精神障碍、心脏损害、肝肾功能损伤及免疫系统损害具有修复作用。臭氧自血回输疗法主要包含臭氧大自血治疗和直肠灌注治疗两种治疗方式。
【案例基本情况】
(一)查体情况
1. 入院查体: T:36.5,P:85次/分,R:18次/分,BP:120/70mmHg,神志清楚,面部表情紧张,对答切题,全身乏力,步入病房,查体尚合作,头颅外形正常,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敏感,心肺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生理反射存在不亢,病理反射未引出,脑膜刺激征阴性,双下肢无水肿,四肢肌力可。余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辅助检查:尿冰毒检测:阴性;尿常规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血常规检查结果示:WBC:5.25×109/L,中性粒细胞2.68×109/L。传染病检测结果示:HBSAg、HCV-IgG、HIV等阴性;ECG示:大致正常心电图;生化检查结果示:ALT 10U/L,AST 13U/L,CK 61U/L,CK-MB 8.8U/L,LDH 127U/L,UA 385umol/L,K+ 3.85mmol/L,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评标准分63.75分。
2. 初步诊断:甲基苯丙胺依赖。
(二)实施治疗
1. 臭氧大自血治疗。用臭氧专用血袋及血液回输装置,采170ml静脉血,臭氧浓度从30ug/ml开始,每日递增5ug/ml,至60ug/ml后稳定不变,每日取170ml与血液混合,孵育5分钟后回输,每天治疗1次,连续5天后休息2天,每疗程连续3周共15次。
2. 臭氧直肠灌注疗法。用采血回输器中的给氧管,肛门插入6-8cm,用50ml注射器取浓度30ug/ml的臭氧200ml缓慢注入直肠,保留20分钟后排出。每疗程连续3周共15次。
3. 每疗程结束后休息15-30天,继续下一疗程,共计三个疗程。
(三)效果评价
第一疗程治疗结束后,王某自诉全身乏力感消失,活动时间及运动强度均较前有明显改善,心慌、胸闷、口干、出汗等症状较前明显减轻,夜间入睡较困难,睡眠质量仍较差。与人交流较积极,可参加集体活动,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评标准分55分。
第二疗程治疗结束后,王某自诉身体充满活力,可参加爬山、跑步、羽毛球等活动,活动后心率、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恢复较快,心慌、胸闷、口干、出汗等症状偶有出现,夜间睡眠改善,可较快入眠,无多梦、易醒的情况。
第三疗程治疗结束后,王某自诉精神状态极佳,运动能力恢复至吸食甲基苯丙胺以前,侧体能左右横跨、坐位体前屈、俯卧撑、两分钟跳绳、闭眼单腿站立等均达标,已无心慌、胸闷、口干、出汗等症状,夜间睡眠质量好。
通过三个阶段的臭氧自血回输治疗,戒毒人员王某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评标准分43.75分,回复正常人水平,心慌、胸闷、口干、出汗等症状消失,睡眠质量较好,甲基苯丙胺依赖症状得到有效缓解,臭氧自血回输治疗效果较好。
【案例思考】
缓解甲基苯丙胺依赖患者临床症状,无论是合成药物还是中药治疗,都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臭氧自血回输疗法是一种安全指数高、操作方便、效果明显、治疗方法,与其它治疗技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臭氧治疗的副作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臭氧自血回输过程中未使用改善心慌、胸闷、口干、出汗等症状的药物治疗,也未使用促进甲基苯丙胺代谢的药物及清除自由基的药物,单纯使用臭氧治疗就起到了多种药物联合治疗可以达到的效果,臭氧大自血治疗及直肠灌注治疗的疗效明显。可见臭氧自血回输疗法在缓解和治疗甲基苯丙胺依赖方面具有积极的推广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