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成功抢救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案例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新型毒品对人体的伤害非常大,尤其是对于长期注射毒品的吸毒人员。毒品进入人体会直接作用于心脑血管和脑组织,使之发生不可逆的器质性损害,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肌梗塞、脑梗等,这类因吸食新型毒品导致的相关疾病呈现出发病急、年轻化、救治难等特点。本案是戒毒所成功抢救一名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戒毒人员的案例。
【案例基本情况】
戒毒人员徐某,男,36岁,吸食冰毒,吸毒史12年。入所体检:体温:36.4℃;脉搏:68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19/90mmHg。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律齐,无杂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肿大,肠鸣音正常。四肢及脊柱未见明显畸形,无水肿。皮肤未见瘀斑及刺青,无明显出血点。辅助检查:B超显示肝胆脾胰腺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大致正常心电图。胸片:心肺膈未见明显异常。徐某入所后一段时间偶尔出现胸痛、胸闷、乏力症状,心率多次低于50次/分,在所内对症治疗症状无缓解,胸痛、乏力症状呈加重趋势。
2017年某天9时4分,徐某在车间作业时,突觉胸痛、气促,被急送到所医院就诊。9时7分,所医院立即开展救护,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开放静脉通道和采取其他对症治疗措施。送到医院时,该员血压:102/78mmHg,心率46次/分。由于我所地处偏远,医疗条件有限。距离最近的三甲医院100多公里,见此情况,所医院立刻向所领导汇报,同时启动《处置突发、危重疾病应急预案》,9时27分离所,立即将该员送往海口市人民医院,11时10分到达海口市人民医院,医院确诊该员:1、病态窦房结综合征;2、显著窦性心动过缓;3、心肌炎?医生建议:住院治疗。海口市人民医院医生表示,由于所内急救和送诊及时,有效阻止了该员病情进一步恶化。
【案例思考】
该病的病因是长期注射吸毒,损害了心脏的窦房结,使之不能正常发出电冲动,导致心率异常过缓,严重者易猝死,彻底治愈该疾病需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徐某发病急,病情重。此次成功救治,在于大队发现及时,所医院处置得当,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具体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大队民警具备救护知识。海南省仁兴强制隔离戒毒所每年邀请省红十字会到所内对全所民警进行医疗救护知识培训,《救护员证书》获证率为90%。同时,各大队对突发危重急病患病号处置的演练充分,大队民警对于常见疾病的现场应急处置均熟练掌握。病发现场处置民警临危不乱,能够正确使用所内为大队配备的担架推车、氧气袋等应急救护设备,将戒毒人员病患及时送至所医院。
(二)大队医疗救护设备较为齐全。有应急药品,红外线非接触式电子体温计6台,自动血压心率测试仪6台,氧气袋6个,担架推车2台,血糖测试仪3个。同时,在距离所医院较远的大队附近设置了智能综合救援岛,配备了自动心脏除颤仪,使突发心脏疾病的病患能得到及时的基本救治,避免猝死。
(三)应急处置预案完善。该所医院不定期对医护人员的应急救治知识进行考核,使每名医护人员对抢救流程均能熟记于心。医院还针对所内戒毒人员突发疾病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行之有效的《戒毒人员危重疾患抢救流程》,张贴在医院公示栏醒目位置。并针对该所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的特点,制定了周密的外诊制度,积极与各级社会医院建立医疗合作,开通绿色通道,一旦启动应急预案,立刻按外诊制度执行,提升戒毒人员病患救治速度。
(四)三级报告制度畅通。所内部门间协同配合,纵向无缝衔接、横向协调一致。自大队开始启动《戒毒人员突发危重疾患应急预案》起,所领导、总值班靠前指挥,协调各部门进行联动,各部门间协调配合、步调一致,及时快速将戒毒人员病患送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