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服务首页
司法行政人员首页
欢迎您访问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
首页 > 通过分级阅读的方法帮助戒毒人员刘某提升认知水平的综合性教育戒治案例

通过分级阅读的方法帮助戒毒人员刘某提升认知水平的综合性教育戒治案例

分享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帮助文盲戒毒人员提升识字量,不仅仅是帮助她们多认识一些字,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她们理解文化,修炼自身,掌握走向美好生活所需要的实际知识和技能。最终,我们讨论出以分级阅读为主,其他学习形式为辅的教育矫治试行办法。分级阅读就是简单、重复、螺旋式阶梯进阶难度,采用分级阅读的方式,帮助处于文盲水平或识字量低的戒毒人员增强识字认字能力,提升社会适应能力,达到真正彻底戒断毒瘾,降低复吸率的目的。

【案例基本情况】

刘某,42岁,出身农村,从小家境贫寒,小学上到一年级就被迫辍学了,17岁在未领结婚证的情况与同村男子结婚生下大儿子及一对龙凤胎儿女,后丈夫因盗窃、打架斗殴等先后被判入狱多年,刘某在其父母的帮助下,将三个孩子抚养长大。刘某在外出打工期间,因法律意识淡薄,缺乏对毒品的具体认识,在朋友称“吸食这个能减肥”的蒙骗下,逐渐对毒品产生成瘾性依赖。

刘某在入所之初,主要表现常常是眼神呆滞、不知所措,在警察对其提出相关要求时,当时能够答应下来表示听明白了,但很快又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与此同时,发现刘某只上过小学一年级,除了会写自己的名字和简单的几个汉字,大多数所规所纪涉及到的文字都不认识,这给对其进行入所教育造成了极大困难,其本人也表现出了极大的畏难情绪,称道“我真的不认识几个字,就别让我背这些了,我尽量不给你们添麻烦,我能管好自己”。

面对受教育程度低、戒治积极性不高的刘某,如何帮助其树立戒治信心,制定合理的戒治目标,激发戒治和学习动力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为此,针对刘某的具体情况,我们制定了为期六个月的详细的教育矫治计划。

一、进行心理测试,掌握真实的心理健康状态

在经过SCL-90症状自测量表测评后结果显示未发现刘某严重心理问题。但在强迫症、人际关系敏感、焦虑等指标方面,有轻度的倾向。这与刘某的个人经历、受教育程度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测评结果


指标

原始分

平均分

参考诊断

均分±标准差

躯体化

23.00

1.92

1.37±0.48

强迫症

19.00

1.90

1.62±0.58

人际关系敏感

14.00

1.56

1.62±0.51

抑郁

21.00

1.62

1.50±0.59

焦虑

15.00

1.50

1.39±0.43

敌对

10.00

1.67

1.48±0.56

恐怖

8.00

1.14

1.23±0.41

偏执

10.00

1.67

1.43±0.57

精神病性

13.00

1.30

1.29±0.42

其他

13.00

1.86


    

总分

146.00



129.96±38.76

总均分

1.62



1.44±0.43

阳性项目数

8



65.08±18.33

针对刘某该阶段的心理健康情况,由大队兼职心理咨询师对其进行积极的谈话和引导教育,帮助戒毒人员刘某放下戒备、安心戒治,教授其人际关系沟通技巧,帮助其与其他戒毒人员友好和睦相处,为今后的戒治生活打好基础做好铺垫。

二、实施“三阶段”分级阅读识字计划

(一)第一阶段,激发学习动力,制定学习目标

该阶段为期两个月,主要任务是帮助刘某学会拼音、汉字偏旁部首及熟悉常用的800个汉字。由于刘某长年吸毒,与孩子的关系并不融洽,大儿子对其屡次复吸的事实痛恨不已,每次刘某给儿子拨打亲情电话,电话中的忙音让刘某的心一次次落空。大队警察在与刘某谈话过程中观察到,看似麻木的刘某,在提到大儿子时眼中还是闪过了一丝悔恨和自责。由此,大队警察鼓励刘某认真学习,如果学的好可以给儿子亲手写一封信,一定会得到儿子的原谅。刘某听到这,迷茫的眼神中似乎闪着光,不住的点头答应。

有了这个强大的学习动力,刘某在大队干警的安排下开始按部就班的进行识字的学习。大队警察从家里拿来孩子用过的识字卡、识字挂图、拼音挂图及字典等学习资料。从拼音里的声母韵母到汉字的偏旁部首,由易到难科学系统的对刘某进行教学。刘某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她所在的戒毒人员互助组也起到了积极作用,同组的戒毒人员在大队警察的带动下,自发的帮助刘某解答一个又一个小问题,看到刘某积极的学习态度,大家也更愿意帮助她,这种积极的正向的相互影响在中队里形成了良好的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

(二)第二阶段,采用分级阅读,稳步提升识字量

该阶段为期三个月,主要的学习任务是完成分级读物《我会自己读》的第1级至第6级。每半个月完成一个级别的指读和认读。在刘某学习的第二阶段以分级读物教材为主,在遇到确实不认识的汉字,鼓励其查字典来认字,既能够锻炼刘某查字典的能力又能够加深对汉字的理解和印象。与此同时在这个阶段,刘某对所规所纪、戒毒常识及法律法规等相关内容的理解也更加透彻和深刻。刘某自述“真的想不到来到戒毒所,警察们不放弃我,还能这么有耐心这么细致的教我识字教我知识,现在学了这么多,才恍然大悟自己的无知和愚昧,也特别感激警察们的教导和帮助,虽然学的很吃力,但是为了能自己亲自给儿子写一封信求得原谅,再难我也要坚持”。

(三)第三阶段,巩固学习成果,鼓励流畅表达

该阶段为期一个月,主要任务是完成分级读物《我会自己读》第7级和第8级,同时辅以国学经典《千字文》的诵读和学习,进一步巩固学习成果,提升学习质量,培养对我国经典国学文化的兴趣。经过前期五个月的识字学习,刘某的识字量有了大幅提升,表情和神态也更加自如得体,同组戒毒人员对刘某的鼓励和肯定,更坚定了刘某继续认真学习的信心。在这个阶段,进行分级读物的阅读时,此类阅读资料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螺旋式阶梯上升的难度,让刘某几乎不用再费时费力的询问其他人,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再遇到个别的生字,刘某能够熟练的使用字典查找生字。在下一本书中,不认识的生字还会反复出现,这样不断巩固加深印象,识字量得到了迅速提升。刘某本人对自己的学习成果也是十分惊喜和满意,戒治信心不断增强。

在大队警察的鼓励下,刘某动笔开始给儿子写第一封信。涌动在刘某心中无数次想对儿子说的话语凝结到笔端,她激动又颤抖的写下了满满一篇的悔恨和自责,也写下了对儿子的承诺和对未来的期许。儿子接到信后给刘某拨通了亲情电话,母子俩在电话两头泣不成声。

三、戒治效果

(一) 心理状态更加健康

经过为期六个月的学习和教育,刘某再一次进行SCL-90症状自测量表测评后结果显示,较之前在强迫症、人际关系敏感、焦虑等指标方面有了明显的改善。通过分级阅读来增加刘某的识字量,与此同时其戒治信心不断增强、戒治动力更足,为今后的戒治生活乃至出所后的生活都打下了坚实基础。


指标

原始分

平均分

参考诊断

均分±标准差

躯体化

18.00

1.50

1.37±0.48

强迫症

11.00

1.10

1.62±0.58

人际关系敏感

10.00

1.11

1.62±0.51

抑郁

17.00

1.31

1.50±0.59

焦虑

11.00

1.10

1.39±0.43

敌对

7.00

1.17

1.48±0.56

恐怖

7.00

1.00

1.23±0.41

偏执

6.00

1.00

1.43±0.57

精神病性

10.00

1.00

1.29±0.42

其他

7.00

1.00


总分

104.00



129.96±38.76

总均分

1.16



1.44±0.43

阳性项目数

0



65.08±18.33

(二) 识字量得到显著提升

通过对刘某进行科学的识字量测试显示,刘某在为期六个月的分级阅读计划后,其识字量有了显著提升。


 

训练前

训练后

识字量(个)

86

965

阅读速度(300字文章)

几乎不能完成

2分16秒

(三) 认知水平得到提升

在刘某掌握了一定的识字量以后,对吸毒的违法性和危害性认识加深,对戒毒常识、防止复吸等知识的掌握更加扎实。在大队的所规所纪月度考核中其平均成绩甚至接近了中等水平。刘某的认知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戒治信心和戒治意愿更加强烈。

(四)社会适应能力增强

在经过了六个月的分级阅读学习后,不仅刘某的认知水平得到提升,其亲情关系和人际关系都得到了有效缓解,社会适应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在经过六个月的努力以后,刘某写的那一封信是与其儿子的亲情关系得到疏解的重大转折,也是建立戒治信心的关键结点。与此同时,在六个月的学习过程中,刘某虚心向其他戒毒人员请教询问,看到刘某的努力,大家对刘某的看法也有所改观,更愿意竭尽全力帮助她,人际关系更加和谐,社会适应能力进一步增强。

【案例思考】

一、 科学测试,精准分级

在戒毒人员中,尤其是低学历的戒毒人员采用分级阅读的方式是一个大胆的尝试和探索,本次在戒毒人员刘某的这个案例中,总体来说收到了预期效果,在今后的工作中还应该更加注重分级阅读教材的选择更系统更完善,在每次开始进行识字量拓展的教育教学前,要对戒毒人员进行更加科学的识字量测试,可以使用识字量测试APP,针对不同的文化水平采用不同级别的分级阅读材料,以此达到更准确高效的教学效果。

二、互助学习,共同促进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应当充分发挥戒毒人员互助组和学习小组的作用。互助学习模式不仅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还能够充分激发戒毒人员们自主、自觉、自学、自动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能够培养戒毒人员互帮互助的良好品德。

三、提升认知,有效戒毒

针对这部分人群,不仅仅是要增加其识字量,同时更要着重进行法律法规及戒毒常识的相关教育,挖掘潜能,培养其自食其力的本领,谨防在回归社会后,又因为自身的能力和思想认识不足而导致再次陷入困境甚至危害社会的潜在隐患。

您的满意度: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您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