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协调帮助照管对象解决孩子上学问题的案例
案例内容
【案例背景】
照管对象陈某,男,1987年4月生,江苏盐城人,高中文化,2013年开始吸食冰毒,2019年因吸毒被强制隔离戒毒两年,2021年7月期满出所。2021年8月,后续照管站进行电话回访,了解到陈某离异,孩子跟着前妻在外地生活上学,其本人目前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经营着一个制作不锈钢门窗的门市,生活还算稳定。2021年9月,陈某拨打后续照管求助电话,反映今年8月其前妻的父母都查出癌症,需要长期住院治疗,由于要照顾两位老人,前妻没有时间和精力再照顾孩子上学,于是决定让其将孩子接回盐城,准备在就近的镇上学校读书。9月开学后,孩子到学校上了几天学,后来被学校通知因不符合学籍管理规定,不得在该校读书,孩子只好辍学在家。对此,陈某全家焦急万分,多次托人找关系找门路,一直未能解决,无奈之下向后续照管站请求帮助。
【案例基本情况】
(一)方案制定
考虑到陈某家庭的特殊情况,以及孩子上学不能耽误,后续照管站立即行动,本着“能帮则帮、应帮尽帮”原则,迅速商议对策,寻找解决办法。一是与陈某家人联系,核实相关情况;二是了解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转学政策;三是到所在区域教育主管部门沟通协商解决问题;四是协助办理转学事项;五是督促陈某勇敢承担家庭责任,照顾孩子上学,保持良好操守,为孩子树立良好榜样。
(二)方案实施
1.实地走访,了解核实情况
为了解核实详细情况,工作人员专程赶赴陈某家中,与陈某以及陈某的父母、儿子见面,详细了解孩子不能上学的具体情况。经过谈话了解,得知陈某反映的问题基本属实,而且陈某本人的母亲患有胃癌,父亲近期在劳作过程中不小心弄伤了手,刚刚动过手术,家中也需要陈某照料,没有时间到前妻居住地照顾孩子,只能把孩子接回盐城读书。孩子本人也愿意到盐城上学,表示会听爷爷奶奶和爸爸的话,好好学习,不顽皮。同时,工作人员还与陈某的前妻打了电话,了解到其同意孩子转学到盐城读书。
2.多方联系,咨询转学政策
在详细了解陈某一家人的想法后,工作人员及时拨打了盐城市教育局、亭湖区教育局基教科以及学校的电话,咨询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转学的相关政策。了解到根据《江苏省义务教育学籍管理规定》,学生全家户籍及家庭住址跨省、市、区县迁移的可以准予转学,转学需经转入学校、转入学校教育主管部门、转出学校、转出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四方同意后,方可办理学籍转接。任何学校不得擅自接收没有办结转学手续的学生。而陈某孩子的户籍、学籍都在外市,孩子的母亲户籍及居住地也在外市,不符合转学相关情形,所以不得在镇上学校借读或转学。
3.积极沟通,争取理解支持
虽然陈某孩子转学不符合相关情形,但考虑到陈某刚刚从戒毒所回归社会,帮助其解决实际问题对促进思想稳定、持续保持操守十分重要。同时,陈某前妻父母都身患重病,前妻没有精力再照顾孩子上学,而作为孩子的父亲陈某有照顾孩子的责任和义务。面对陈某全家想让孩子转学,而转入学校又说不符合要求、不予接收的问题,后续照管站工作人员决定直接到转入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寻求理解和帮助。经与教育主管部门相关领导深入交流后,对方对关心帮助戒毒人员解决实际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表示理解和支持,但工作中存在一些顾虑:一是陈某当初离婚时孩子监护权判定给哪方的;二是如判给陈某的前妻,对方是否同意委托陈某行使法定监护权;三是陈某自身两次吸毒被强戒,是否能够承担起孩子转学后日常的管理教育责任。如上述顾虑问题能够得到解决,教育主管部门同意帮助接收转学。
4.见面协商,寻求解决办法
教育主管部门有条件同意转学,给最终解决问题带来了希望。后续照管站及时将相关情况反馈给陈某,并邀请陈某、陈某前妻及孩子一同来到后续照管站见面协商。见面后,工作人员与双方进行了交流,告知了接收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的担忧,听取了双方的内心想法。从交流中得知当初两人是协议离婚,没有明确孩子归哪方扶养,只是写明孩子在哪方,另一方需要按时给付扶养费。陈某前妻表示自己平时工作繁忙,此次父母生病导致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加之随着孩子年龄增长,由于缺少父爱,孩子性格越来越孤僻,她同意全权委托孩子父亲陈某行使法定监护权。陈某也表示孩子转学后,自己会履行好监护权,配合学校做好孩子的日常管理教育工作。得到双方表态后,工作人员及时教育引导双方认识到孩子是两个人的,父母都有义务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孩子转学后,陈某要承担起父亲的监护责任、教育责任,陈某前妻每月也要抽时间过来看孩子,使孩子成长路上拥有完整的父爱和母爱。双方还在工作人员见证下,分别写下了委托书和承诺书。
5.持续跟踪,关爱帮扶到底
后续照管站及时与转入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领导进行了联系,报告了陈某与陈某前妻的协商结果,并请求帮助办理转学事宜。在得到肯定答复后,工作人员及时帮助陈某准备了转学的相关材料,由陈某及前妻分别到两地办理转学,最终孩子上学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9月22日,陈某专程赶到后续照管站,将一面印有“真情照管似亲人,排忧解难暖人心”的锦旗亲手送到工作人员手中,感谢后续照管站的真情付出和无私帮助。面对陈某的感激之情,工作人员及时叮嘱其不能再走过去的老路,不能再犯过去的错误,要走正路干正事,真正跟毒魔决裂,以实际行动承担家庭责任,为孩子树立一个父亲的良好形象。
【案例思考】
本案例通过后续照管站的积极协调,成功帮助照管对象家庭解决了孩子上学难的问题,不仅激发了照管对象立志戒毒、保持操守的内在动力,更使后续照管赢得了家庭的理解、尊重和认可,也给我们如何做好戒毒人员后续照管工作带来了如下启示:
(一)“以人为本”是后续照管核心主线
后续照管的服务对象是解戒人员,目标是提高戒断率、降低复吸率。后续照管机构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始终把照管对象及其家庭的冷暖放在心上,想其所想、急其所急、帮其所需、办其所盼,切实帮助他们解决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问题,切实使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感受到全社会的温暖,从而坚定生活信心,增强戒治动力,重新扬起人生的风帆。
(二)“应帮尽帮”是后续照管应尽之责
照管对象在回归社会过程中会面临着就业、生活、住房、医疗等一系列问题,会找到后续照管机构寻求帮助。这些问题,解决好了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解决不好会引发其他不安定、不可测的因素。所以,我们不能视而不见,不能畏难推托,要用心、用情、用力去帮助解决,对不能解决的要及时做好解释疏导工作。
(三)“永不言弃”是解决问题关键所在
后续照管是一项创新工作,拥有的政策、资源等相对较少,在帮助照管对象解决问题过程中需要多方联系、多方协调、寻求支持,有时会面对一些不理解甚至挫折,对此不能轻言放弃,不能意气用事,要有耐心去说服,有恒心去坚持,有热心去帮助,最终往往会枊暗花明、取得成功。